[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弃物制造井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7873.7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5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忠心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20/02;C04B18/14;C04B18/04;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41140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弃物 制造 井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物制造井盖的方法。所述利用废弃物制造井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铸铁铸造废弃物进行粉碎处理,得到颗粒状铸铁铸造废弃物和砂砾状铸铁铸造废弃物;制备表面改性的废弃线路板非金属粉;按重量份配比将颗粒状铸铁铸造废弃物、砂砾状铸铁铸造废弃物、增塑剂、表面改性的废弃线路板非金属粉、石膏、环氧树脂、水泥,混合,制备熔融状态的原料;将熔融状态的原料压制成井盖坯件,室温下养护即得到成品井盖。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物制造井盖的方法,既节约了资源,又避免了铸造废弃物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且解决了电子废弃物处理中使有机材料白白浪费的问题,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盖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物制造井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公路和市政道路建设高速发展,城市道路的不断拓宽使得道路中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井盖,但是现有的窨井构造较为简单,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交通安全问题。目前应用的井盖按材料区分主要有传统钢筋混凝土井盖与铸铁井盖,但是都会出现不少缺陷:传统钢筋混凝土井盖一般需预制,因此在施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可能造成井盖与路面不平齐或井盖与井座不吻合;铸铁检查井盖因回收价值高而经常被盗,还存在结构笨重、开启困难的问题。
铸造是一种采用多种原辅材料投入并经过冶金熔炼的极其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铸造可以分为炉后备料、熔炼、球化孕育处理、砂处理、制芯、造型、浇注、落砂、清理、热处理及生产过程与铸件成品的检验等11个结构部分,在铸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主要是废砂、废渣、废尘、废气,包括砂型铸造产生的废砂、废弃模具以及铸造环境中收集的废尘。目前,对于铸造废弃物的再利用一直是人们很关注的课题,现有的废砂处理方法通常是净化处理后重新利用或制成建筑材料,废渣通常用作筑路材料或直接填埋,废尘通常用作水泥厂和造沙厂的二次原料,而这些处理方法尚不能实现废砂、废渣和废尘的高效利用,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污染了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物制造井盖的方法,采用铸铁铸造废弃物及废弃线路板非金属成分为主要原料,实现了铸造废渣、废砂、废尘、废弃线路板非金属成分的有效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避免了铸造废弃物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且解决了电子废弃物处理中使有机材料白白浪费的问题,绿色环保。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废弃物制造井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铸铁铸造废弃物进行粉碎处理,筛分得到颗粒状铸铁铸造废弃物和砂砾状铸铁铸造废弃物;
步骤二、将废弃线路板非金属成分进行粉碎,过100目筛后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以2000~3000转/分的速度高速搅拌,待温度上升至80~85℃时保温,将水解后的硅烷偶联剂分2~3次缓慢加入到高混机中,继续高速混合,持续20~30分钟,得到表面改性的废弃线路板非金属粉,然后将其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中于80~90℃干燥,密封备用;
步骤三、按重量份配比将颗粒状铸铁铸造废弃物10~15份、砂砾状铸铁铸造废弃物5~10份、增塑剂3~4份、表面改性的废弃线路板非金属粉8~15份、石膏3~5份、环氧树脂15~20份、水泥5~10份,在密闭容器中采用减压搅拌混合,并配合超声波震动实现物质的均匀混合,得到熔融状态的原料;
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三中得到的熔融状态的原料压制成井盖坯件,室温下养护10~15天后即得到成品井盖。
在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废弃物制造井盖的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砂砾状铸铁铸造废弃物的粒度为5~7mm,所述颗粒状铸铁铸造废弃物的粒度小于4mm。
在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废弃物制造井盖的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添加量为废弃线路板非金属粉质量的1.3~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忠心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忠心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78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