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自适应消梢涡装置的变径船用螺旋桨及其消梢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0194.4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3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吕明;马金亮;田晓庆;潘华辰;聂欣;刘海强;朱泽飞;王雄东;秦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28 | 分类号: | B63H1/28 |
代理公司: | 33240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轴 不完全齿轮 船用螺旋桨 同步带轮 中空 变径 桨叶 翼轮 啮合 固定带轮 直齿齿条 密封膜 同步带 推拉杆 自适应 螺旋桨尾流 固定密封 桨叶转动 固定的 桨叶叶 叶梢处 穿出 铰接 内壁 通槽 叶梢 转轴 转动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带自适应消梢涡装置的变径船用螺旋桨及其消梢涡方法。现有变径船用螺旋桨无法自适应消除或打破梢涡。本发明变径船用螺旋桨的桨叶叶根处固定密封球和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与固定在船轴推拉杆上的直齿齿条啮合;固定带轮固定在中空船轴的内壁上;桨叶的通槽内位于叶梢那端铰接有同步带轮;固定带轮与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桨叶的叶梢处粘附有密封膜;固定在消涡翼轮上的消涡翼翼尾穿出密封膜。本发明的船轴推拉杆沿中空船轴直线运动,不完全齿轮与直齿齿条啮合,桨叶转动,同步带带动同步带轮和消涡翼轮同步绕转轴二做与桨叶反向的转动,使得消涡翼轮上固定的消涡翼始终与中空船轴轴线保持平行,从而达到消弱螺旋桨尾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升螺旋桨推进效率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自适应消梢涡装置的变径船用螺旋桨及其消梢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速和螺旋桨负荷的提高,螺旋桨工作时会在桨后产生同螺旋桨旋向一致的尾涡。已有研究表明这种尾涡所形成的后尾流会带走占推进总能量15%~30%的能量,从而大大降低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因此,削弱或消除螺旋桨叶梢的梢涡从而降低螺旋桨尾流涡的发生能够有效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
由机翼理论知,在机翼翼梢安装小翼有分散翼尖涡的作用。推广到螺旋桨,在螺旋桨叶梢处安装小翼也能达到此类作用,即削弱或者打散螺旋桨尾流涡,使螺旋桨桨后获得比较好的整流效果,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性能。
申请号为201710529706.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变径船用螺旋桨。该螺旋桨在工作过程中,为适应各种不同的工况,通过位于船舶动力舱内的液压变径活塞驱动推拉杆沿着船轴轴向移动,推拉杆的齿条与不完全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带动浆叶旋转,改变桨叶纵斜角,从而使螺旋桨的有效直径与螺旋桨的盘面积改变,来实现螺旋桨推力的连续变化,从而达到不同工况高效推进的目的。但是该专利的桨叶叶梢却没有削弱梢涡的结构。
而现有削弱梢涡的结构不适用于变径船用螺旋桨,如申请号为201510811966.8和申请号为201810208876.3的专利均公开了一种具有折翼结构的船用螺旋桨,这两项发明均通过桨叶的叶梢弯折来实现削弱梢涡的目的。但由于翼尖直接由桨叶叶梢弯曲而成,对应桨叶纵斜角不断变化的变径船用螺旋桨,这种固定小翼无法自适应消除或打破梢涡,相反可能会对螺旋桨产生阻力,降低螺旋桨的推进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自适应消梢涡装置的变径船用螺旋桨及其消梢涡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0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