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色红曲菌comp51725_c0基因过表达菌株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1520.3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婵;王成涛;孙宝国;李颖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31 | 分类号: | C12N15/31;C12N15/80;C12N1/15;C12R1/645 |
代理公司: | 11692 北京开林佰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帅帅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株 构建 基因 紫色红曲菌 表达质粒 红曲菌 次级代谢产物 表达工程菌 基因过表达 菌丝体形态 菌体生物量 表达载体 红曲色素 菌种培养 生理指标 下调基因 菌丝体 体干 克隆 验证 成功 转化 发现 | ||
1.紫色红曲菌comp51725_c0基因过表达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一)菌种培养
将紫色红曲菌M1菌株在PDA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活化2代,每代3-4d,然后接种于液体种子培养基中,以30℃、200r/min培养至种子液培养基呈浅粉色,需48h,将红曲菌种子液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50mL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并以30℃、150r/min培养48h,后将温度改为25℃继续培养至第15d。
分别收集红曲菌第2d、5d、8d、12d、15d发酵液置于2mL离心管中,12000r/min离心10min,去上清,用灭过菌的超纯水重悬,反复三至四次,最后一步要尽量吸除剩余水分,置于-80℃冰箱中保存。
(二)红曲菌总RNA的提取
具体步骤如下:
1.在2mL离心管中加入475μL的SL和25μL的β-巯基乙醇,取2管于-80℃冰箱保存的红曲菌菌体,在灭过菌的研钵中用液氮速冻,并快速磨成粉末状,取粉末到装有SL溶液的2mL离心管中,立即漩涡震荡混匀,12000rpm离心2min;
2.吸取500μL上清液至过滤柱CS中,离心,取400μL滤液至空离心管中;
3.加入160μL的无水乙醇,将混合液移至吸附柱CR3中,12000rpm离心15sec,弃滤液;
4.在吸附柱CR3中加入350μL去蛋白液RW1,12000rpm离心15sec,弃滤液;
5.配制DNaseⅠ工作液:向20μLDNaseⅠ中加入140μLRDD溶液,吸打混匀,向吸附柱CR3中央加入80μL混合液,静置15min;
6.向吸附柱CR3中加入350μL去蛋白液RW1,离心,弃滤液;
7.向吸附柱CR3中加入500μL漂洗液RW,离心,弃滤液;
8.重复一次步骤7;
9.空柱离心2min,离心后将吸附柱CR3置于空离心管中,取35μL的RNase-Free ddH2O加到CR3吸附柱膜的中央,静置2min,12000rpm离心1min,滤液即为所提RNA;
(三)RNA质量检测
1.利用核酸定量仪进行RNA浓度检测,具体步骤如下:取1μL RNA,点样于检测孔,得到RNA浓度;
2.采用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具体步骤如下:
(1)于封口膜上点1μL的10X Loading Buffer载样缓冲液,吸取3μLRNA样品与缓冲液混合,吸打混匀后点样;
(2)电泳仪电压为150V,时间为15min;通过凝胶成像仪检测RNA完整性;
(四)cDNA的反转录
(1)根据下表的去除体系配制混合液,离心3sec,然后于PCR仪中反应,反应条件:42℃,3min;取出放于冰上备用;
表gDNA去除反应体系
(2)根据下表的体系配制混合液,吸打混匀,待用;
反转录反应体系
(3)取步骤(2)中配制的混合液10μL,加到步骤1的反应体系中,短暂离心;
(4)42℃孵育15min,然后再95℃孵育3min,得到的cDNA溶液于-20℃保存;
(五)引物设计
根据红曲菌comp50904_c0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引物及序列如下:
(六)过表达载体构建
以pBC-hygro为过表达载体,选出两个该载体上的两个单一酶切位点,通过双酶切将扩增出的comp51725_c0目的基因进行连接,构建过表达pBC-hygro-comp51725_c0质粒;
(1)comp51725_c4基因的扩增
根据红曲菌转录组所得comp51725_c0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以紫色红曲菌的cDNA为模板进行扩增comp51725_c0基因;comp51725_c0基因的PCR反应体系和PCR反应条件如下所示:
comp51725_c0基因的PCR反应体系
PCR反应体系 体积(μL) PrimeSTAR Max Premix(2X) 12.5 comp51725_c0-F 1 comp51725_c0-R 1 cDNA 1 2O]]> 9.5 总体积 25
PCR反应条件如下:
1)95℃for 5min;
2)94℃for 30sec;
3)55℃for 30sec;
4)72℃for 10sec;
5)GOTO2,30more times;
6)72℃for 10min;
7)4℃,forever;
(2)PCR产物纯化回收
具体步骤如下:
1.每100μL PCR体系加入500μL DB,充分混匀;(若体系小于100μL,可用双蒸水补足到100μL);
2.将上述步骤中所得溶液转移到吸附柱AC中,室温静置1min,后12,000rpm离心30-60sec,弃滤液;
3.加入700μL漂洗液WB,12,000rpm离心1min,弃废液;
4.加入500μL漂洗液WB,12,000rpm离心1min,弃废液;
5.空柱离心2min;
6.将吸附柱AC放入新的离心管中,向吸附膜中央滴加40μL提前于65℃水浴中加热的洗脱缓冲液EB,室温静置2min,12,000rpm离心1min;
(3)comp51725_c0基因PCR产物与pBC-Hygro质粒的双酶切
双酶切体系
酶切反应条件:37℃,2h;将酶切产物纯化回收;
(4)comp51725_c0基因PCR产物与pBC-Hygro质粒的连接
步骤如下:
1.将comp51725_c0片段和pBC-Hygro质粒按3:1的比例制成4.5μL的溶液,置于65℃水浴2-3min,后放冰上备用;
2.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4.5μLSolutionI,16℃反应30min;
3.向反应液中加入1μLSolutionII,于-20℃冰箱保存;
(5)重组质粒的转化
1.取5μL连接产物轻柔打入50μL感受态细胞中,用手轻弹混匀,冰浴30min;
2.42℃水浴中热激90sec,立即于冰上冷却5min;
3.加入1mL LB液体培养基,200rpm,37℃振荡培养60min,使菌体复苏;
4.培养后得菌液适当浓缩,取200μL涂布于含34μg/mL氯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37℃倒置培养12-16h,挑取单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200rpm,37℃震荡培养14h后提取重组质粒;
(6)重组质粒验证
1.电泳检测:取5μL重组质粒于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双酶切验证:用QuickCutXbaI和QuickCutClaI对条带大小与预期相符的重组质粒做双酶切验证;若双酶切后的酶切产物有两条条带,条带大小分别与质粒酶切以及目的片段基因酶切后的片段大小相符,则证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七)过表达质粒转化
(1)红曲菌原生质体制备
1.将红曲菌M1接种于4个PDA平板培养基上,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d;
2.每个平板上加10mL灭菌水,用接种环轻刮菌体表面,释放出孢子,制备孢子悬液;
3.取200μL孢子悬液,涂布于铺有经灭菌、烘干后的玻璃纸PDA平板上,涂至干涩,30℃培养30-40h;
4.用接种环刮取玻璃纸上的淡粉色菌丝体置于mira cloth单层上,用50mL MgSO4溶液滤洗;
5.将菌丝体转移至经过滤除菌的50mL裂解酶液中,于30℃,60rpm酶解2.5-3h,然后用mira cloth单层过滤;
6.滤液于4℃,7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
7.然后用1.2mol/L的山梨醇溶液过滤2次(离心,去上清),再加入山梨醇溶液重悬原生质体,置于冰上备用;
(2)红曲菌潮霉素耐受浓度筛选
吸取100μL的红曲菌M1感受态细胞悬液涂布于PDA平板,潮霉素B的梯度浓度为:0、5、10、15、20、25μg/mL,于30℃恒温培养,以确定潮霉素B对M1生长的最佳抑制浓度;
(3)原生质体的电击转化
1.将重悬于山梨醇溶液中的原生质体于7000rpm离心5min,尽量吸净上清,加1mL电击转化液,吸打混匀,离心去上清;再加入220μL电击转化液,吸打混匀;
2.取两个灭菌的新1.5mL离心管,各加入70μL电击转化细胞,一管加入1μg质粒,吸打混匀,冰浴15min;
3.将上一步离心管中的溶液全部转移至预冷的电击转化杯中,电击后立即加入900μL预冷的复苏液体培养基,吸打混匀;
4.将电击转化杯中的液体转至1.5mL无菌离心管中,冰浴10min;
5.将离心管放入空培养皿中,于30℃,100rpm培养2h;
6.涂布100μL至PDA平板上,于30℃恒温培养6-7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15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曲霉致病基因wprB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抗虫低酚棉花品种的育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