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空腔传感器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1580.5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0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何福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和美精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34 | 分类号: | H05K3/34 |
代理公司: | 44273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板 无铜基板 覆铜 间隔区 开孔板 空腔 制作 半成品板体 传感器芯片 固定设置 镂空 上盖层 下盖层 传感器 板体 顶面 盖设 开孔 热压 三层 合作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空腔传感器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制作无铜基板(100),在该无铜基板(100)中镂空出若干空腔(110),制作覆铜叠板(200),该覆铜叠板(200)包括板体(210)以及若干叠板(220),任意相邻的该叠板(220)之间形成一间隔区(230),第二步、在该无铜基板(100)的顶面以及底面上分别盖设PP层(300),在一块该覆铜叠板(200)的该间隔区(230)中固定设置传感器芯片(400),并形成下盖层(410),将另外一块该覆铜叠板(200)盖设在该无铜基板(100)顶面的PP层(300)上,形成上盖层(420),第三步、对第二步中的三层半成品板体进行热压合作业,得到待开孔板体,第四步、对该待开孔板体进行开孔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的生产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将传感器设置在基板空腔中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其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随着控制电路集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了缩小电子元件的体积,目前传感器已经被制成到了电路基板中,但是传统的集成方法多是采用焊接,贴片等传统方法进行对传感器的集成,这些集成方法普遍存在着集成效果不佳、设置可靠性不强等诸多缺点,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作空腔传感器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原材料,制作无铜基板(100),在该无铜基板(100)中镂空出若干空腔(110),制作覆铜叠板(200),该覆铜叠板(200)包括板体(210)以及若干叠板(220),若干该叠板(220)排列设置在该板体(210)底面上,任意相邻的该叠板(220)之间形成一间隔区(230)。
第二步、在该无铜基板(100)的顶面以及底面上分别盖设PP层(300),在一块该覆铜叠板(200)的该间隔区(230)中固定设置传感器芯片(400),并形成下盖层(410),将该下盖层(410)盖设在该无铜基板(100)底面的PP层(300)上,该下盖层(410)的该间隔区(230)处于该空腔(110)的正下方,该传感器芯片(400)处于该空腔(110)的正下方,
将另外一块该覆铜叠板(200)盖设在该无铜基板(100)顶面的PP层(300)上,形成上盖层(420),该上盖层(420)的该间隔区(230)处于该空腔(110)的正上方,由该无铜基板(100)、两片该PP层(300)、该下盖层(410)以及该上盖层(420)叠设而成三层半成品板体。
第三步、对第二步中所得到的该三层半成品板体进行热压合作业,得到待开孔板体,在进行热压合作业后,在该无铜基板(100)的顶面位置,该PP层(300)填充在该上盖层(420)的该间隔区(230)中,该上盖层(420)的该叠板(220)下方的该PP层(300)消失,该上盖层(420)的该叠板(220)直接压设在该无铜基板(100)的顶面上,在该无铜基板(100)的底面位置,该PP层(300)填充在该下盖层(410)的该间隔区(230)中,同时,该PP层(300)环设在该传感器芯片(400)四周,该下盖层(410)的该叠板(220)上方的该PP层(300)消失,该下盖层(410)的该叠板(220)直接压设在该无铜基板(100)的底面上。
第四步、对第三步中的该待开孔板体进行开孔作业,在该上盖层(420)上开孔以形成通孔(520),该通孔(520)连通设置在该无铜基板(100)的该空腔(110)与外部空间之间,进而将该传感器芯片(400)暴露在外部空间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作出的空腔传感器,其批量化生产可行性高,传感器感应信号的灵敏度高,传感器的集成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和美精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和美精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15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