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应用于双模式成像系统的Fe3 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2221.1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4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钟;冯彩萍;单路瑶;王曲玲;雷玉东;王雪;南轲;丁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62;H01F1/00;H01F4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双模 成像 系统 fe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应用于双模式成像系统的Fe3O4@CuInS2核壳结构的构建,其特点是通过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Fe3O4@SiO2的制备;CuInS2/CdS/ZnS量子点的制备;达到制备Fe3O4@CuInS2。利用Fe3O4的磁性性质和CuInS2的荧光特性,使其结合磁共振成像的高分辨率与荧光成像的高灵敏度的优势,克服单模态固有的局限性,通过表面修饰,进一步提高该核壳结构的生物相容性,应用于小鼠体内的双模式成像研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和磁性。在制备磁共振与荧光成像剂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双模式成像系统的Fe3O4@CuInS2核壳结构的构建,其可应用于磁共振成像(MRI)和荧光成像的双模式成像,在基于MRI与荧光成像各自的优势,以及弥补单成像模式的缺点,属于分析纳米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几年来,多模式成像方法由于可实现可视化治疗和提高诊断效果,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新研究热点。采用MRI和荧光双模式成像,在基于MRI与荧光成像各自的优势,以及弥补单成像模式的缺点,在活体动物成像方面更具有的优势,将之使用于诊断治疗中进行探索实验,并展望其潜在的临床与科研价值。
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超顺磁性、小尺寸效应、量子隧道效应等特点,其在催化剂、造影成像、靶向给药、药物载体、DNA检测等应用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随着纳米技术与高分子工程的快速发展,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在细胞分离、蛋白质分离生物传感器、重金属吸附等领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CuInS2三元量子点是新颖的纳米尺寸的发光晶体, 是一类由I-III-VI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荧光强、光稳定性好、激发光谱广和发射荧光光谱窄、荧光波长可通过改变粒径大小和组成进行调节,吸收系数大、绿色无毒、发光可从可见到近红外可调等优点。这些优点弥补了传统有机荧光标记物的不足,使得量子点在生物荧光成像、生物传感、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取得快速的发展。
本发明基于可应用于双模式成像系统的Fe3O4@CuInS2核壳结构的构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备一种可应用于双模式成像系统的Fe3O4@CuInS2核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可应用于双模式成像系统的Fe3O4@CuInS2核壳结构的制备,其特点是利用Fe3O4的磁性性质和CuInS2的荧光特性,使其结合磁共振成像的高分辨率与荧光成像的高灵敏度的优势,克服单模态固有的局限性,通过表面修饰,进一步提高该核壳结构的生物相容性,应用于小鼠体内的双模式成像研究。
具体地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应用于双模式成像系统的Fe3O4@CuInS2核壳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未经福建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2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