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服式动物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3045.3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5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阮晓洋;廖洪;袁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丰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47/36;A61K35/745;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物双歧杆菌 制备 微胶囊 肠道 配制 繁殖 肠粘膜上皮细胞 竞争性拮抗作用 发明制备工艺 冷冻干燥步骤 油包水型乳液 致病菌 机体免疫力 菌群平衡 离心洗涤 正常生理 肠溶性 菌悬液 胃部 小肠 胆盐 耐受 胃酸 固化 细菌 生长 补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服式动物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经过动物双歧杆菌菌悬液的制备、水相的配制、油相的配制、油包水型乳液的制备、固化、离心洗涤和冷冻干燥步骤,完成口服式动物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高效,制备出的动物双歧杆菌微胶囊,能很好的耐受胃酸及胆盐,且肠溶性好,能在肠道中迅速繁殖。该微胶囊动物双歧杆菌口服后在胃部不解囊,最终顺利到达小肠,通过竞争性拮抗作用紧密结合肠粘膜上皮细胞,在肠道中生长、繁殖,直接补充正常生理细菌,抑制肠道中潜在危害致病菌,调整肠道的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服式动物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益生菌,1989年由英国学者Fuller定义为:一种通过调节和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对宿主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添加物,因益生菌具有优越的生理功能而被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益生菌发挥益生功能需要摄入106-107g-1,同时其活性还会受到菌种自身生存能力、酸性环境、氧气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于是,科学家们为了保持益生菌的活性提出了很多方法,而微胶囊则是公认的最为高效保持益生菌活力的方法。
但是现在的很多方法制备得到的微胶囊,耐胃酸、胆盐和肠溶性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高效、耐受胃酸及胆盐,且肠溶性好的口服式动物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服式动物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经过动物双歧杆菌菌悬液的制备、水相的配制、油相的配制、油包水型乳液的制备、固化、离心洗涤和冷冻干燥步骤,完成口服式动物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动物双歧杆菌菌悬液的制备:
a.菌种的活化及发酵
将保存在冰箱中的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在37℃培养箱中厌氧培养22-24h,选取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箱中厌氧培养22-24h,活化好的菌种以1%-2%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37℃环境下培养15-24h;
b.将培养好的菌液在高速旋转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弃上清液,无菌生理盐水重悬,完成菌悬液的制备;
(2)水相的配制:制备质量浓度为1%-2%海藻酸钠溶液,磁力搅拌器搅拌,充分溶解后灭菌,加入菌悬液,混合均匀;
(3)油相的配制:制备含1%-5%span-80的植物油,搅拌均匀;
(4)油包水型乳液的制备:将水相加入至油相,搅拌器搅拌至均匀稳定的乳白色油包水乳液,反应温度为25-37℃;
(5)固化:加入质量浓度为3%-8%CaCl2溶液,进行搅拌固化;
(6)离心洗涤:在5000r/min转速下离心5-10min,收集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2-3次,得到微胶囊沉淀;
(7)冷冻干燥:将收集的微胶囊沉淀以1:3的比例加入到冻干保护剂中,搅拌均匀,置于冻干机中冻干,冷冻干燥结束后收集微胶囊动物双歧杆菌菌粉,在2-8℃环境下保存,即完成了口服式动物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高速旋转的转速为5000r/min,离心时间为5-10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转速为150-300r/min,搅拌时间为30min-1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的CaCl2溶液添加量占总量的2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丰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丰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3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