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产品的双射成型注塑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4055.9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1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市豪业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2 | 分类号: | B29C45/72;B29C45/73;B29C45/14;B29C45/16;B29C45/17;B29B13/06 |
代理公司: | 44259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高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嵌件 冷却定型 塑胶产品 原料干燥 保压 补料 挥发性物质 塑料 裂纹故障 收缩应力 双射成型 质量缺陷 注塑成型 注塑工艺 可取出 预热的 预热 取模 银纹 转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胶产品的双射成型注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注塑准备、嵌件预热、一号原料干燥、第一次注塑、第一次保压补料、第一次冷却定型、转模、二号原料干燥、第二次注塑、第二次保压补料、第二次冷却定型以及终品取模;本发明含有对嵌件进行预热的步骤,可以降低嵌件周围包裹的塑料的收缩应力,使得嵌件周围包裹的塑料不易于出现裂纹故障;本发明含有对第一次注塑用原料和第二次注塑用原料进行干燥的步骤,可取出第一次注塑用原料和第二次注塑用原料中含有的过多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使得两次注塑成型的塑胶产品不易出现气泡或者银纹等质量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产品成型注塑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胶产品的双射成型注塑工艺。
背景技术
双射成型注塑工艺又称二次注塑成型工艺,是一种将某种塑胶原材料注入第一个塑胶模具内成型后,将成型后的零件取出,放入第二个塑胶模具内再次注入同种或者另外一种塑胶材料成型的工艺,这种注塑工艺可以使产品的表面充满柔感,还可以增加产品功能性与附加值。
现有的双射成型注塑工艺不注重原料的干燥和嵌件的预热,不注重原料的干燥就易导致原料中的水分及挥发物不能有效去除,塑胶产品注塑成型后易出现气泡和银纹等质量缺陷;不注重嵌件的预热会由于金属与塑料的收缩率不同导致嵌件周围包裹的塑料容易出现收缩应力和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产品的双射成型注塑工艺,旨在改善因现有的双射成型注塑工艺不注重原料的干燥和嵌件的预热导致注塑产品易出现气泡、银纹等质量缺陷和嵌件周围包裹的塑料出现裂纹缺陷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塑胶产品的双射成型注塑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注塑准备:准备好塑胶产品成型所需要的两套注塑模具和嵌件,将第一次注塑需要使用的注塑模具和第二次注塑需要使用的注塑模具分别放置于第一个注塑机的锁模装置和第二个注塑机的锁模装置中,并将嵌件放置于第一次注塑需要使用的注塑模具中并固定住;
嵌件预热:对嵌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根据第一次注塑塑料的熔融温度确定,为第一次注塑塑料熔融温度±10摄氏度;
一号原料干燥:第一次注塑用原料为一号原料,对一号原料进行干燥,去除其含有的过多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
第一次注塑:将干燥后的一号原料由第一个注塑机的料斗加入机筒中,第一个注塑机将加入其料斗中的一号原料熔融后以一定的注射速度注入第一次注塑用的注塑模具中;
第一次保压补料:对第一次注塑用的注塑模具中的熔融塑料进行压实并补料;
第一次冷却定型:对经第一次保压补料后的注塑模具中的熔融塑料进行冷却定型,冷却定型后得到第一次注塑成型的成品;
转模:将第一次注塑成型的成品由第一次注塑用的注塑模具中取出后转移安装至第二次注塑用的注塑模具中并固定住;
二号原料干燥:第二次注塑用原料为二号原料,对二号原料进行干燥,去除其含有的过多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
第二次注塑:将干燥后的二号原料由第二个注塑机的料斗加入机筒中,第二个注塑机将加入其料斗中的二号原料熔融后以一定的注射速度注入第二次注塑用的注塑模具中;
第二次保压补料:对第二次注塑用的注塑模具中的熔融塑料进行压实并补料;
第二次冷却定型:对经第二次保压补料后的注塑模具中的熔融塑料进行冷却定型,冷却定型后得到双射成型后的成品;
终品取模:将双射成型后的成品由第二次注塑用的注塑模具中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嵌件预热步骤中,通过对第一次注塑需要使用的注塑模具进行加热的方法对安装于其中的嵌件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市豪业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河源市豪业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40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注塑模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