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隐身涂层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4872.4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夏纲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璜峪电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18;C09D5/32 |
代理公司: | 34129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35200 安徽省宿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身 微波 涂层制备工艺 混合物料 附着力 吸收率 成膜物质 高速剪切 混合溶剂 基体表面 耐高低温 固化剂 偶联剂 吸收剂 喷枪 喷涂 阻燃 制备 吸收 | ||
一种微波隐身涂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混合溶剂a与偶联剂混合,得到混合物料;(2)向混合物料中添加吸收剂,得到中间体;(3)向中间体中添加成膜物质,搅拌,进行高速剪切,即得组分A;(4)将组分A与固化剂进行混合均匀后,然后添加到喷枪中,喷涂到基体表面,自然干燥,即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隐身涂层制备工艺,制备的微波隐身涂层具有吸收频带宽、吸收率高、厚度薄、面密度小、附着力大、耐高低温、阻燃、三防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隐身涂层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防御体系的探测、跟踪、攻击能力越来越强,远程打击武器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隐身涂层可以在不改变武器外形的情况下降低雷达散射截面,在现有武器装备隐身改造中发挥巨大作用。
公开(公告)号CN 103013256 A名为一种隐身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甲组份和乙组份, 所述甲组份和乙组份的重量比为10-15:1;所述甲组份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羟基丙烯酸树脂40-60%、碳纳米管10-15%、陶瓷粉5-10%、真空玻璃微珠5-8%、硅氧烷偶联剂1-5%、纳米硫酸钡1-10%、纳米二氧化钛1-10%、二甲苯与醋酸丁酯混合物5-10%;所述乙组份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缩二脲100%。从其制备工艺表明,陶瓷粉、真空玻璃微珠等的物质由于未经过处理,导致功能性填料在二甲苯与醋酸丁酯混合物中分散不均。同时纳米基填料与聚合物无法获得良好的相容,导致两物质之间存在缝隙,表面粘结不良,从而容易导致应力集中而引起界面破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隐身涂层制备工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微波隐身涂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混合溶剂a与偶联剂依次添加到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2)向上述得到的混合物料中添加吸收剂,继续搅拌混合,得到中间体;
(3)向上述得到的中间体中添加成膜物质,搅拌均匀后,进行高速剪切,转速为12000rpm,剪切时间为14-16min,即得组分A;
(4)将组分A与固化剂按1:0.62-0.65质量比进行混合均匀后,然后添加到喷枪中,喷涂到基体表面,自然干燥,即得,涂层厚度为0.1m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溶剂a由二甲苯与正丁醇混合得到,所述二甲苯与正丁醇混合体积比为7-8:3-4。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溶剂a与偶联剂混合质量比例为:8:0.75-0.78。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偶联剂为偶联剂KH-55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收剂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将羰基铁粉体1-2份、酒精0.4-0.5份、钢珠5-6份、磷酸0.12-0.14份、镧修饰氧化锌粉体0.04-0.06份依次添加到球磨机中进行球磨6-8小时,然后进行干燥,静置冷却至室温,过120目筛,即得;所述钢珠粒度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璜峪电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璜峪电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4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