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铰接式高地板有轨电车侧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4888.5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7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向俊龙;黄鹏;王晶晶;毕海涛;刘威;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8 | 分类号: | B61D17/08 |
代理公司: | 32235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振龙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墙 侧窗 大弧形 垂向 中空铝型材 立柱 大弧形结构 侧墙结构 车顶边梁 承载能力 第一模块 横向中空 横向组合 直接焊接 高地板 铰接式 铝型材 上端面 拼焊 轻质 焊接 乘客 观光 视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接式高地板有轨电车侧墙结构,包括侧墙本体、和安装在所述侧墙本体上的若干立柱,所述侧墙本体是采用横向中空铝型材、垂向中空铝型材拼焊而成的,所述侧墙本体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所述第二模块、第三模块上开设有侧窗区,所述侧窗区的上部呈大弧形,所述大弧形的半径为90mm。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侧墙本体采用中空铝型材垂向、横向组合焊接而成,并在垂向上布置立柱能够提高侧墙的承载能力,使侧墙能够兼顾轻质和高强度的要求;尤其是侧墙上侧墙区的上部采用半径为90mm的大弧形结构设计,大弧形上端面与车顶边梁直接焊接,能够有效提高侧窗区的垂向高度,拓宽侧窗面积,从而提高乘客的视野范围,满足观光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铰接式高地板有轨电车侧墙结构。
背景技术
有轨电车是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工具之一,侧墙作为有轨电车车体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不仅要满足承载要求,还需满足采光、乘客观光等功能性要求。目前国内有轨电车侧墙部件主要采用铝合金型材组焊、耐候钢组焊等多种形式,且铝合金型材多采用横向布置,承载能力较差,焊缝疲劳性能差,钢件焊接,多以折弯件、板材为主,焊接量大,焊缝分布密集,焊缝应力集中明显,容易导致结构疲劳破坏,不利于车辆长期运营。
此外目前国内有轨电车侧墙部件窗口结构形式的可视范围均在横向方向,侧窗面积较小,乘客视野狭窄,不能满足旅游观光的需求。
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一种新的高地板有股电车侧墙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铰接式高地板有轨电车侧墙结构,能够兼顾轻质及高强度要求,并且采用弧度设计,能够提高侧窗垂向高度,拓宽侧窗面积,提高乘客视野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铰接式高地板有轨电车侧墙结构,包括侧墙本体、和安装在所述侧墙本体上的若干立柱,所述侧墙本体是采用横向中空铝型材、垂向中空铝型材拼焊而成的,所述侧墙本体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所述第二模块、第三模块上开设有侧窗区,所述侧窗区的上部呈大弧形,所述大弧形的半径为90m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块的前端焊接有司机室连接立柱、后端焊接有前门第一立柱。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块的前端焊接有前门第二立柱、后端焊接有后门第一立柱,所述第二模块上的侧窗区焊接有第一窗立柱、第二窗立柱、第一底筋、第三窗立柱、第四窗立柱和第二底筋,所述第一底筋位于所述第一窗立柱和第二窗立柱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窗立柱和第二窗立柱构成第一侧窗区,所述第二底筋位于所述第三窗立柱和第四窗立柱之间并与所述第三窗立柱和第四窗立柱构成第二侧窗区。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模块的前端焊接有后门第二立柱、后端焊接有端墙连接立柱,所述第三模块上的侧窗区焊接有第五窗立柱、第六窗立柱和第三底筋,所述第三底筋位于所述第五窗立柱和第六窗立柱之间并与所述第五窗立柱和第六窗立柱构成第三侧窗区。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筋与所述第一窗立柱、第二窗立柱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底筋的与第三窗立柱、第四窗立柱的连接处,所述第三底筋与所述第五窗立柱、第六窗立柱的连接处均焊接有过渡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板的内侧面呈小弧形,所述小弧形的半径为5m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窗立柱、第二窗立柱、第三窗立柱、第四窗立柱、第五窗立柱、第六窗立柱在靠近侧窗区的一侧端面上均一体集成有前后平行设置的挡边筋。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门第一立柱和前门第二立柱之间构成前门区域,所述后门第一立柱与后门第二立柱之间构成后门区域,并且所述前门第一立柱、前门第二立柱在靠近前门区域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后门第一立柱、后门第二立柱在靠近后门区域的一侧端面上均一体集成有C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48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头结构及具有其的有轨电车
- 下一篇:一种基于子母车厢式城际高铁的子车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