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现实跨屏立体显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6409.3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0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华;蔡宝;顾鸿良;孙张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3/302 | 分类号: | H04N13/302;H04N13/275;H04N13/139;H04N13/296;H04N13/122 |
代理公司: | 31323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包姝晴;张静洁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显示 相机 裸眼立体显示设备 裸眼立体显示器 虚拟现实系统 场景 屏幕 画面延迟 立体场景 立体显示 立体相机 相机参数 虚拟现实 纹理 流畅度 绑定 开发 跨屏 渲染 传输 创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现实跨屏立体显示的方法,将zSpace虚拟现实系统与裸眼立体显示设备结合,通过创建用于扩展屏幕显示的相机,接收Unity3D的渲染纹理,将设置好的扩展屏幕相机绑定在zCore开发包的立体相机中,最后调整具体开发场景的相机参数,实现将zSpace中的立体场景画面扩展屏幕至裸眼立体显示器中,形成双立体扩展屏幕显示。本发明不受具体开发场景和内容的限制,适用范围广,画面延迟时间短,画面的流畅度和传输质量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程序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虚拟现实跨屏立体显示的方法。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地产等多个产业。它具有存在沉浸性、交互性、想象力、多感知性四大特点,根据用户参与形式的不同一般分为:桌面式、沉浸式、分布式、增强式。其中桌面式虚拟现实主要利用个人计算机或者工作站,通过外部输入设备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是目前市场上用途较广较为常见的虚拟现实表现形式。
zSpace虚拟现实是典型的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它是整合现实世界工作环境的桌面虚拟现实系统,实现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自由穿越,zSpace的核心技术包括:立体视觉、直接交互;涉及的设备例如包含一台用于立体显示并可发射红外的主机、一副接收红外的立体眼镜、一根与虚拟世界交互的感应笔。中升公司的裸眼立体显示器,可播放立体画面,播放格式为左右格式或者上下格式,分辨率一般为4K。
桌面式虚拟现实相比于沉浸式虚拟现实,具有眩晕感较低、位置追踪准确可靠、应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zSpace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的画面开发可借助Unity3D软件进行,Unity3D软件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游戏开发引擎之一,它具有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等优势,同时zSpace提供了Unity3D的开发包zCore,开发者只需将zCore开发包导入Unity3D项目文件目录下,便可轻松进行3D场景的开发。
然而,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更适用于个人学习,其画面内容受到屏幕尺寸影响沉浸感不强,且不能用于多人同时学习或体验;裸眼立体演示设备屏幕尺寸较大,观看无需佩戴眼镜等设备,能让更多的人体验虚拟现实世界。目前,缺乏将zSpace等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与裸眼立体显示设备相结合,实现双立体扩展屏幕显示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背景的不足,提供一种虚拟现实跨屏立体显示的方法,能够基于Unity3D实现zSpace立体画面扩展屏幕显示,将zSpace中的立体显示画面复制到裸眼立体显示器中,同时保障画面的传输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虚拟现实跨屏立体显示的方法,其中zSpace虚拟现实系统与裸眼立体显示器信号连接;所述zSpace虚拟现实系统基于Unity3D软件的开发包zCore进行3D场景的画面开发;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1:采用Unity3D创建扩展屏幕相机;
A2:设置渲染纹理,用于接收Unity3D画面;
A3:绑定zCore中的相机;
A4:设置相机参数,形成立体画面。
优选地,在步骤A1中,采用Unity3D生成扩展屏幕相机,并设置相机位置、相机角度和相机投影矩阵,并对相机参数的初始值进行设置。
优选地,在步骤A2中,创建RenderTexture型的渲染纹理,用以进行DLL渲染;
设置三种不同的纹理格式:s3d格式、sbs格式、null格式;
根据zSpace虚拟现实系统的屏幕分辨率来设置纹理大小。
优选地,在步骤A3中,将步骤A1创建的扩展屏幕相机,复制给开发包zCore中的中间相机、左相机、右相机中的任意一个,进行深度方向的渲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6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处理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