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雾计算的输变电巡检视频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8283.3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8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卞蓓蕾;徐嘉龙;董建达;夏洪涛;王彬栩;周宏辉;李鹏;程国开;杨跃平;杨志义;叶夏明;诸晓颖;刘中锋;琚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N5/232;G07C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欧阳俊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计算 变电 巡检 视频 处理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基于雾计算的输变电巡检视频处理方法,包括控制包括无人机在内的视频采集终端进行输变电线路的视频采集;根据视频解析特征将采集到的视频文件分割成重点视频片段和普通视频片段;将重点视频片段发送至包括云端服务器、将普通视频片段发送至驻站服务器以及移动计算机在内的雾处理设备对输变电线路情况进行分析;分别接收多种处理设备反馈的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发送至控制中心。通过将重点视频片段、普通视频片段分开处理的方式,在保证对应高关注度的输变电线路的视频得到高质量处理的同时,因为部分视频被转移的方式还减小了云端服务器的租用时长和租用量,进而减小了租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雾计算的输变电巡检视频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使用无人机、有人机、机器人等设备对输变电线路进行拍摄,进而基于拍摄结果判定输变电线路是否存在故障需要维修已经成为较为常用的手段。
由于无人机等设备本身的处理能力有限,因此借助云端服务器进行视频辅助处理成必要的处理方式。但是视频采集端与云端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存在的时间延迟以及云端服务器的高昂租用成本也成为不可避免的弊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能够降低云端服务器用量从而降低租用成本的基于雾计算的输变电巡检视频处理方法。借助雾计算方式将部分视频处理量转移至助战服务器或移动计算机,能够节省云端服务器租用数量,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雾计算的输变电巡检视频处理方法,包括:
控制包括无人机在内的视频采集终端进行输变电线路的视频采集;
确定视频解析特征,根据视频解析特征将采集到的视频文件分割成重点视频片段和普通视频片段;
将重点视频片段发送至包括云端服务器、将普通视频片段发送至驻站服务器以及移动计算机在内的雾处理设备对输变电线路情况进行分析;
分别接收多种处理设备反馈的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发送至控制中心;
其中,所述视频解析特征包括重点视频采集对象、关键视频采集位置、用电高峰时间。
可选的,所述控制包括无人机在内的视频采集终端进行输变电线路的视频采集,包括:
向无人机发送需要进行视频采集的输变电线路的位置坐标以及拍摄高度在内的预设参数值,当无人机移动至预设参数值对应的拍摄位置时触发视频采集功能;或
待无人机起飞后实施观测无人机的拍摄画面,并基于当前的拍摄画面对无人机的飞行路线进行控制;
当拍摄画面显示无人机当前已经进入拍摄区域,对无人机的拍摄角度进行调整后触发视频采集功能。
可选的,所述确定视频解析特征,根据视频解析特征将采集到的视频文件分割成重点视频片段和普通视频片段,包括:
在视频采集过程中对采集到的视频文件进行实时检测;
基于视频中是否检测到视频解析特征,选择性的将视频分割为重点视频片段和普通视频片段。
可选的,所述基于视频中是否检测到视频解析特征,选择性的将视频分割为重点视频片段和普通视频片段包括:
在无人机进行视频采集过程中,控制无人机处理单元在后台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逐帧分析;
如果视频帧中出现了重点视频采集对象,则截取重点视频采集对象在内的视频作为重点视频片段,反之则作为普通视频片段。
可选的,所述基于视频中是否检测到视频解析特征,选择性的将视频分割为重点视频片段和普通视频片段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82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