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驳岸的边坡防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0353.9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彬;谭德远;李书焕;柴永生;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都润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20/00 |
代理公司: | 11544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翠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坡 条带模块 河道 装入 封口 淤泥固化剂 边坡防护 防护技术 工程措施 河道清淤 生态防护 生态环境 土工格栅 物料来源 淤泥处理 淤泥清除 运输成本 重力自然 自然干化 传统的 草籽 挡槽 加筋 压叠 脱水 混凝土 杂物 岸边 铺设 种植 | ||
1.一种河道驳岸的边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河道驳岸(2)的坡度和坡长计算需要铺设坡段的面积,并根据铺设面积准备需要的PET条带(1)数量;
B、将河道清淤出来的淤泥清除杂物后装入PET条带(1)内并使淤泥充满PET条带(1);
C、经过重力自然脱水后,将淤泥固化剂和需要种植的草籽装入PET条带(1)中,并与自然脱水后的淤泥混合均匀且填满PET条带(1),之后将PET条带(1)封口,自然干化24小时左右后制得护坡条带模块;
D、在河道驳岸(2)底部设置L形混凝土挡槽(4),将所述护坡条带模块采取相互压叠堆码的方式进行护坡,将上下层之间的护坡条带模块之间错位铺设且部分压合码放成台阶状;
E、每2~4层护坡条带模块之间采用土工格栅(3)间隔加筋固定,直至完成整个河道驳岸(2)的护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固化剂的添加量为淤泥重量的0.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混凝土挡槽(4)的长度为80~100cm,高度为30~4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栅(3)的形态为长条形,所述土工格栅(3)的加固间距为1.5~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T条带(1)的宽度为80~100cm,长度为120~140cm,高度为30~4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都润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都润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03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