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河内垃圾清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0859.X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蒋美仙;张钰湫;吴国兴;王振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河内 垃圾 清理 设备 | ||
全自动河内垃圾清理设备,包括横跨河道设置的轨道,轨道支撑在支撑架上,轨道包括河道上方的水平段和岸上的上升段;垃圾篓与垃圾篓柄铰接,垃圾篓柄的另一端连接设置在轨道上的滑块;滑块通过牵引绳、滑轮连接收放卷,收放卷连接电机,收放卷和电机安装在支撑架上;垃圾篓包括底板、与轨道平行的侧板,前、后侧板之间设有隔板;在所述的上升段的下方设有翻转栏杆,翻转栏杆位于垃圾篓的行程路径上,翻转栏杆下方设有垃圾箱;轨道上装有摄像头,摄像头朝向水流过来的方向,摄像头的输出端、电机的控制端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本发明无需人力调控即可自动对河内垃圾进行清理,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机械领域,尤其是全自动河内垃圾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不够,垃圾随意乱扔,导致大量垃圾流入河内,严重污染了河水和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同时大量的垃圾流入河内会使部分河道堵塞,因此,需要对河内垃圾进行清理。但目前的垃圾打捞船等设备需要人力操控,耗时耗力,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需人控制的全自动河内垃圾清理设备。
本发明的全自动河内垃圾清理设备,包括横跨河道设置的轨道3,轨道3支撑在支撑架2上,轨道3包括河道上方的水平段和岸上的上升段;
垃圾篓4与垃圾篓柄5铰接,垃圾篓柄5的另一端连接设置在轨道3上的滑块;滑块通过牵引绳、滑轮连接收放卷6,收放卷6连接电机7,收放卷6和电机7安装在支撑架2上;垃圾篓4包括底板、与轨道3平行的侧板,前、后侧板之间设有隔板;
在所述的上升段的下方设有翻转栏杆9,翻转栏杆9位于垃圾篓4的行程路径上,翻转栏杆9下方设有垃圾箱10;
轨道3上装有摄像头8,摄像头8朝向水流过来的方向,摄像头8的输出端、电机7的控制端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隔板设置在垃圾篓4的侧板的中点,垃圾篓柄5在侧板的中点与垃圾篓4铰接。
垃圾篓4位于轨道3的水平段时,底板位于水面之下。当垃圾篓4行进到上升段时,底板升出水面,垃圾篓4内的水被漏掉,剩下垃圾。当垃圾篓4碰到翻转栏杆9,垃圾篓4翻转,将垃圾倾倒在垃圾箱10内。
摄像头8将河面上漂浮的垃圾的图像发送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根据垃圾的位置、速度,计算收纳该垃圾的垃圾篓4的适当的运动速度,并据此向电机7发出控制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人力调控即可自动对河内垃圾进行清理,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非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进行垃圾倾倒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3是垃圾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撑架和轨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全自动河内垃圾清理设备,包括横跨河道设置的轨道3,轨道3支撑在支撑架2上,轨道3包括河道上方的水平段和岸上的上升段;
垃圾篓4与垃圾篓柄5铰接,垃圾篓柄5的另一端连接设置在轨道3上的滑块;滑块通过牵引绳、滑轮连接收放卷6,收放卷6连接电机7,收放卷6和电机7安装在支撑架2上;垃圾篓4包括设置在水面下的底板、与轨道3平行的侧板,前、后侧板之间设有隔板;
在所述的上升段的下方设有翻转栏杆9,翻转栏杆9位于垃圾篓4的行程路径上,翻转栏杆9下方设有垃圾箱10;
轨道3上装有摄像头8,摄像头8朝向水流过来的方向,摄像头8的输出端、电机7的控制端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08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