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5168.9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1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丁彩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彩艳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可视化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用于对震后坡体进行大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处理,其包括数据中心控制系统(1)、区域服务器(2)、室外智能管理终端(3)、斜坡体摄像头(4)、消防智能控制系统(5)、消防手持终端(6);斜坡体摄像头(4)为多组,用于对区域内斜坡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多组斜坡体摄像头(4)分别与本区域内的室外智能管理终端(3)连接通信,并由室外智能管理终端(3)向斜坡体摄像头(4)发布相关指令控制其工作;同时,室外智能管理终端(3)通过网络与接收数据中心控制系统(1)和区域服务器(2)实现数据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外智能管理终端(3)向斜坡体摄像头(4)发布的指令包括定位指令、拍照指令、视频指令、录像指令以及文字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6)用于对应人员在对坡体进行维护时的记录和操作,手持终端(6)包括控制模块(7)、显示屏(8)、按键模块(9)、语音对讲模块(10)、视频摄像模块(11)、音视频采集模块(12)、红外感应模块(13)、电源模块(14)、蓄电池(15)、4G通信模块(16)、指示灯(17)、存储模块(18)、指纹识别模块(19)、时钟模块(20)、GPS定位及导航模块(21);语音对讲模块(10)和视频摄像模块(11)通过音视频采集模块(12)连接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同时连接显示屏(8)、按键模块(9)、红外感应模块(13)、电源模块(14)、4G通信模块(16)、指示灯(17)、存储模块(18)、指纹识别模块(19)、时钟模块(20)和GPS定位及导航模块(21);
GPS定位及导航模块(21)能够对当前操作人员进行定位;定位数据采用http协议实时发送到系统中,并记录定位信息;利用语音对讲模块(10)、视频摄像模块(11)、音视频采集模块(12)采集对应的视频和音频数据,实时上传到系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智能管理终端(3)包括终端控制器(31)、电源控制系统(32)、GPS定位模块(33)、通信模块(34)、存储模块(35);
终端控制器(31)分别与电源控制系统(32)、GPS定位模块(33)、通信模块(34)、存储模块(35)连接;
所述电源控制系统(32)外接太阳能充电系统(36),电源控制系统(32)包括电源控制模块(32A)、电源检测模块(32B)、定时开关模块(32C)以及终端蓄电池(32D);
电源检测模块(32B)对终端蓄电池(32D)的电量情况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出蓄电池电量低时,由外接太阳能充电系统(36)对终端蓄电池(32D)进行充电;定时开关模块(32C)用于实现安防智能终端(5)的定时开机和关机。
5.一种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大数据可视化系统,运行时室外智能管理终端(3)用于接收数据中心控制系统(1)和区域服务器(2)发来的指令来对斜坡体摄像头(4)进行控制;另外,区域服务器(2)与数据中心控制系统(1)实现数据通信,区域服务器(2)用于暂存并汇总本区域内的数据信息,然后将数据信息传送至数据中心控制系统(1),数据中心控制系统(1)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斜坡稳定性;数据中心控制系统(1)同时还与消防智能控制系统(5)实现数据通信,当得出坡体险情需要消防人员维护时,数据中心控制系统(1)会向消防智能控制系统(5)传送数据,此时消防智能控制系统(5)通过无线网络与消防手持终端(6)实现数据通信,指导人员进行坡体维护,维护人员通过消防手持终端(6)向消防智能控制系统(5)反馈即时信息;同时,斜坡体摄像头(4)能够与区域服务器(2)实现数据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大数据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中心控制系统(1)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如下分析;
(一)实现边坡破碎程度划分;根据震后崩滑斜坡情况,提出了坡体破碎程度的划分依据,破碎程度的主要是根据岩土体的裂隙间距与植被覆盖率来确定,破碎程度分为:极度破碎、高度破碎、中度破碎、轻度破碎以及不破碎,划分方式为:
极度破碎:裂隙发育,裂缝间距小于1m,无植被;
高度破碎:裂隙较为发育,裂缝间距小于3m,无植被;
中度破碎:存在裂隙,裂缝间距小于5m,植被稀少;
轻度破碎:存在裂隙,裂缝间距小于10m,植被稀少;
不破碎:岩土体较为完整,植被茂盛,胶结较好;
计算该类崩滑斜坡稳定性和推力大小首先需要将坡体划分滑块,根据崩滑斜坡坡体整体破碎程度,将斜坡划分为n个滑块,划分滑块是与斜坡坡面的长度和整体破碎程度密切相关;
L为极度破碎时滑块占斜坡坡面的长度,高度破碎时滑块占斜坡坡面的长度为3L,中度破碎时滑块占斜坡坡面的长度为5L,轻度破碎时滑块占斜坡坡面的长度为10L;同时,取值可用插值法计算得到;
(二)崩滑土体分块差异稳定性计算;
根据滑块的破碎程度以及裂隙发育程度,对每个计算的滑块进行划分为n个计算单元,划分计算单元依次为Ⅰ、Ⅱ、Ⅲ、Ⅳ…,其后一计算单元与前一计算单元在斜坡坡面的长度差值分别为l1、l2、l3…ln;根据滑块破碎程度划分标准对l取值:极度破碎时,l=1m,高度破碎时,l=3m,中度破碎时,l=5m,轻度破碎时,l=10m;
然后对滑块的每一计算单元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计算;
①稳定性计算:计算得到n个计算单元的稳定性系数K1f、K2f、K3f…Knf;根据后一计算单元与前一计算单元在斜坡坡面的长度差值分别为l1、l2、l3…ln,求得其l在斜坡坡面所占的比例,根据推导得出:
Kf=k1K1f+k2K2f+k3K3f+L+knKnf,
其中,
最终得到斜坡崩滑土体分块差异稳定系数:
②推力大小计算:利用传递系数超载法对滑块的每一计算单元进行计算,得到每一计算单元的推力大小P1i'、P2i'、P3i'…Pni',又由ln在l1+l2+l3+…+ln所占的比例,推导得出:
综合上式:
Pni=Pn(i-1)×ψ+Ks×Tni-Rni (2)
由(1)(2),求得斜坡崩滑土体分块剩余推力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彩艳,未经丁彩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51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