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目标对象的测距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5688.X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3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潘铭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1/12 | 分类号: | G01S11/12;G01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8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目标 对象 测距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目标对象的测距方法及装置,根据图像采集装置获取的图像,确定目标对象的第一实际宽度;然后获取目标对象在前一时刻的相关状态参数;并根据相关状态参数,获得第一相对距离,再根据第一相对距离,获得目标对象的第二实际宽度。然后根据第一实际宽度和第二实际宽度获得相对差值,并根据相对差值将第一相对距离调整为第二相对距离。由此可见,本申请采用不同方式得到目标对象的实际宽度,然后利用实际宽度的比较结果来约束调整两个可移动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使两者的相对距离更为准确,能够提高测距的精准度,以保证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目标对象的测距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自动驾驶无需配备驾驶员,全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驾驶。
而自动驾驶研究的其中一个重点就在于测距,也就是测量前面的自动驾驶设备和当前自动驾驶设备之间的距离。距离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驾驶安全和驾驶效率。例如,如果前后两车的距离测量不准,后车容易追尾前车,引发交通事故,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再例如,前后无人机的测量距离不准,可能会导致无人机相互碰撞、坠毁等事故。
因此,如何提高测距精度,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对象的测距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图像采集装置获取的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实际宽度;
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在前一时刻的相关状态参数;根据所述相关状态参数,获得第一相对距离,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是当前时刻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第一相对距离,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实际宽度;根据所述第一实际宽度和所述第二实际宽度获得相对差值;根据所述相对差值将所述第一相对距离调整为第二相对距离。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对象的测距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图像采集装置获取的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实际宽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在前一时刻的相关状态参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关状态参数,获得第一相对距离,所述第一相对距离是当前时刻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相对距离,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实际宽度;比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实际宽度和所述第二实际宽度获得相对差值;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对差值将所述第一相对距离调整为第二相对距离。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根据图像采集装置获取的图像,确定目标对象的第一实际宽度;然后获取目标对象在前一时刻的相关状态参数;并根据相关状态参数,获得第一相对距离,由于相关状态参数能够真实反映目标对象在驾驶过程中的实际状态,故而能够获得当前时刻图像采集装置和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另外,再根据第一相对距离,获得目标对象的第二实际宽度。然后根据第一实际宽度和第二实际宽度获得相对差值,并根据相对差值将第一相对距离调整为第二相对距离。由此可见,本申请采用不同方式得到目标对象的实际宽度,然后利用实际宽度的比较结果来约束调整两个可移动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使两者的相对距离更为准确,能够提高测距的精准度,以保证驾驶的安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56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