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隧道小半径弯道非对称加宽视觉诱导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7541.4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6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刚;华文龙;张阳;汤振农;吕宁生;杜志刚;项震宇;余永飞;宋栩微;卢浩;焦方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公路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F9/608;E01F9/619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加宽 弯道 公路隧道 小半径弯道 视线诱导 非对称 加宽段 隧道 钢化玻璃 交通安全设施 驾驶 视距 车道指示 道路中心 视觉诱导 弯道曲率 弯道行驶 行车安全 警示柱 网格线 侧壁 黄线 路侧 竖向 感知 行车 视觉 路段 | ||
1.一种公路隧道小半径弯道非对称加宽视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非对称加宽的弯道、设于隧道弯道路侧的警示柱(1)的诱导设施、设于加宽段路侧的竖向车道指示标志(2)的诱导设施、设于隧道弯道侧壁的视觉参照条(3)的诱导设施、设于道路中心双黄线内的钢化玻璃路钮(4)的诱导设施以及设于加宽段路面的网格线(5)的诱导设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小半径弯道非对称加宽视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非对称加宽的弯道采用在小半径弯道内侧加宽,弯道外侧不变,内侧加宽范围为线形的直圆点至圆直点段加宽以满足视距要求,且加宽位置路面与行车道路面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小半径弯道非对称加宽视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于隧道弯道路侧的警示柱(1)采用在弯道两侧的对称位置设置,且各相邻警示柱(1)间距为3m,同一横断面中弯道外侧的警示柱(1)比内侧的警示柱(1)高10cm,同一侧面中弯道圆中点处的警示柱(1)最高、呈二次曲线向两端降低,同一侧面的警示柱(1)的反光标记同样呈二次曲线向两端逐渐减小,同一侧面的警示柱(1)的反光标记整体呈三角箭头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小半径弯道非对称加宽视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于加宽段路侧的竖向车道指示标志(2)的设置点为三处,分别在加宽段的直圆点、圆中点以及圆直点处的警示柱(1)的外侧设置,所述竖向车道指示标志(2)的内侧边缘距离警示柱(1)应大于3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小半径弯道非对称加宽视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于隧道弯道侧壁的视觉参照条(3)分别在加宽段的直圆点、圆中点以及圆直点处的外侧和内侧隧道侧壁设置,同一横断面的内侧视觉参照条(3)低于外侧视觉参照条(3),外侧视觉参照条(3)高度为隧道高度的2/3,内侧视觉参照条(3)的高度为隧道高度的1/2,隧道外侧视觉参照条(3)设置宽度为10-15cm,内侧视觉参照条(3)宽度为7-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小半径弯道非对称加宽视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于道路中心双黄线内的钢化玻璃路钮(4)的设置间距为3m,且与道路两侧的警示柱(1)交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小半径弯道非对称加宽视觉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于加宽段路面的网格线(5)的颜色为黄色,其线宽为15-20cm,间距为2-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公路管理局,未经金华市公路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75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