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臂组合设备调度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8270.4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0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潘春荣;卢艳君;乔岩;胡国林;王际鹏;熊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H01L2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设备 调度 方法 系统 移动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适用于半导体制造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单臂组合设备调度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分析多品种晶圆同时加工时单臂组合设备的可调度性,并根据可调度性提出死锁避免规则;根据死锁避免规则建立Petri网模型;获取本地加工策略,并将加工策略在Petri网模型中进行计算,以得到多品种晶圆同时加工时单臂组合设备的最优调度算法;根据所述最优调度算法控制单臂组合设备进行加工调度。本发明可以避免因多品种晶圆同时加工带来的系统死锁问题,降低晶圆质量和损害SACT设备,单臂组合设备调度方法中的调度算法计算复杂度为O(n2),可以高效地应对多品种晶圆同时加工的调度问题,减少了因系统调试浪费的生产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臂组合设备调度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扩大、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以及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等原因,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保持持续增长,进一步刺激了单晶硅、多晶硅等基础材料需求量的增长。组合设备作为制造硅晶圆最关键的一类设备,其高度自动化制造系统可以有效地应对市场需求。但是,晶圆片包含多层电路、加工环境高温高压,调度与控制该制造系统投入生产并不易。研究组合设备在不同运行环境下的调度与控制要求,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
组合设备通常包含4-6个制造单元(manufacturing unit,MU),装载待加工晶圆和成品晶圆的真空锁(loadlock,LL)和运输单元(transport unit,TU),对应的组合设备分别称为单臂组合设备(single-arm cluster tools,SATCs)和双臂组合设备(dual-armcluster tools,DACLs)。TU位于设备的中心位置,其它MU呈径向分布并由计算机统一控制。该设备拥有独特的单晶圆制造技术,即同一时刻,任意MU至多只能加工单片晶圆。通常,组合设备中设置两个LL,每个LL可以装载25片相同类型的晶圆。待加工的晶圆需通过机械手从LL卸载并将其载入系统;然后,根据晶圆加工工艺依次访问不同的MU;最后,机械手将成品晶圆再次载入LL。
随着晶圆制造由大批量少品种向客户定制化转变,导致系统频换切换和调试,寻找新的调度方法必然浪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灵活性,组合设备更多的应用于同时加工多品种晶圆,不同品种晶圆的工艺路径存在MU共享情形。但是,现有的调度和控制方法仅适用于单品种或特定的晶圆品种。另外,组合设备无缓冲区,有限的MU带来资源竞争问题,易造成系统死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单臂组合设备调度过程中,由于其调度方法仅适用于单品种或特定的晶圆品种,因此导致系统锁死率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臂组合设备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分析多品种晶圆同时加工时单臂组合设备的可调度性,并根据所述可调度性提出死锁避免规则;
根据所述死锁避免规则建立Petri网模型;
获取本地加工策略,并将所述加工策略在所述Petri网模型中进行计算,以得到多品种晶圆同时加工时所述单臂组合设备的最优调度算法;
根据所述最优调度算法控制所述单臂组合设备进行加工调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可调度性提出死锁避免规则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单臂组合设备中的机械手从制造单元MUi(i∈Nn)卸载晶圆并移动至下一道加工工序Si-next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当制造单元MUi(i=0)中待加工的晶圆个数不少于1时,Si-next=MUi-next为空闲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8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