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钢多级多厚度热轧双相钢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8815.1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吕德文;贾改风;柳风林;李爱民;李娜;周建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8 | 分类号: | C22C38/18;C22C38/04;C22C38/06;C22C38/02;C21D8/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赵幸 |
地址: | 0560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厚度 热轧 双相钢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一钢多级多厚度热轧双相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C:0.06%-0.09%, Si≤0.05%,Mn:1.1%-1.4%,Cr:0.45-0.65%,P≤0.015%,S≤0.005%,Als:0.015%-0.045%,余量为 Fe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一种一钢多级多厚度热轧双相钢的生产方法,包括炼钢-连铸工序、铸坯加热工序、铸坯轧制工序、带钢冷却和卷取工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炼钢-连铸工序生产的铸坯厚度为230~240mm,成分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C:0.06%-0.09%, Si≤0.05%,Mn:1.1%-1.4%,Cr:0.45-0.65%,P≤0.015%,S≤0.005%,Als:0.015%-0.045%,余量为 Fe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铸坯加热工序中,出加热炉温度为1250±20℃,加热时间≥180min;铸坯加热采用尾部温度补偿,尾部较头部温度高出20-4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钢多级多厚度热轧双相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轧制工序,粗轧除鳞压力保证≥190bar,粗轧开轧温度 1100-1180℃,精轧开轧温度≥1030℃;终轧温度800-85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钢多级多厚度热轧双相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冷却和卷取工序,采用三段式冷却方式,即前段集中冷却+空冷+后段冷却;前段采用集中冷却,冷速为45-100℃/s,冷却至650-700℃,再进行空冷,空冷时间为3-13s,然后进入后段常规冷却,冷速为到25-60℃/s,卷取温度为50-450℃;得到540MPa和590MPa两种不同强度级别热轧双相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钢多级多厚度热轧双相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终轧温度为800-850℃,前段冷速为45-100℃/s,冷却至650-700℃,空冷时间为7-13s,后段为冷速25-60℃/s,卷取温度为200-450℃时,得到厚度为3-12mm的DP540Mpa级热轧双相钢,屈服强度335-405Mpa,抗拉强度552-596 Mpa,延伸率28-35%;拉伸曲线无屈服平台,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少量的粒状贝氏体或铁素体+贝氏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钢多级多厚度热轧双相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终轧温度为800-850℃,前段冷速45-100℃/s,冷却至650-700℃,空冷时间为3-6s,后段为冷速25-60℃/s,卷取温度为50-250℃时,得到厚度为3-12mm的DP590Mpa级热轧双相钢,屈服强度359-415Mpa,抗拉强度612-653 Mpa,延伸率26-32%,拉伸曲线无屈服平台,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未经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88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