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曲霉及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2662.8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民;王德海;宛荣生;张琴;王颂;黄祥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民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9/04;C12P19/12;C12P19/00;C12R1/69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钱红雪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聚果糖 米曲霉 白糖 肠杆菌 肠球菌 增殖 阳离子交换树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 果糖基转移酶 活性炭脱色 菌种保藏号 肠道菌群 催化合成 发酵过程 发酵条件 双歧杆菌 原料制备 超滤膜 发酵液 高纯度 肠道 菌株 发酵 过滤 浓缩 发现 生产 | ||
1.一种米曲霉菌株,是从中国安徽省淮北地区天然黄豆酱中分离得到的,命名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Z30,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8106。
2.一种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白糖加水配制成白糖溶液;
取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8106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Z30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活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摇床转速120r/min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48h;
2)向步骤1)得到的白糖溶液中加入琼脂、酵母膏、K2HPO4、MgSO4、NaCl和NaH2PO4,混合均匀后将混合料的pH值调节至6~7,在温度115℃下灭菌15min,得到发酵培养基;再接入步骤1)得到的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8106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Z30的菌体溶液,在25~35℃下发酵30~50h,得到发酵液;
3)去除步骤2)得到的发酵液中的菌体,并加入活性炭脱色,得到上清液;
4)将步骤3)得到的上清液依次通过超滤膜、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收集洗脱液;
5)将步骤4)得到的洗脱液进行浓缩、干燥,即得低聚果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发酵培养基中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Z30菌体溶液的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体积的5~1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升活化培养基中各组分的质量克数为玉米淀粉20~30,酵母浸膏5~8,KNO31~1.5,K2HPO4 0.4~0.6,MgCl 0.5~0.7,NaCl 0.5~0.8,FeSO4·7H2O 0.01~0.02,琼脂15~2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升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的质量克数为白糖30~35、琼脂4~7、酵母膏10~15、K2HPO4 1~2、MgSO4 1~2、NaCl 1~2和NaH2PO4 0.5~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接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Z30的同时还加有酶激活剂,酶激活剂为氯化锌或谷胱甘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酶激活剂与白糖的质量比为(0.05~0.1):100。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将发酵液经切向流超滤,切向流超滤采用的超滤膜孔径为0.2μm去除菌体,再加入活性炭脱色,得到上清液。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300~500Da。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阴离子交换树脂为D001FD大孔强酸性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为D750大孔强碱性丙烯酸阴离子交换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民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民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26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