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曲霉及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2662.8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民;王德海;宛荣生;张琴;王颂;黄祥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民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9/04;C12P19/12;C12P19/00;C12R1/69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钱红雪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聚果糖 米曲霉 白糖 肠杆菌 肠球菌 增殖 阳离子交换树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 果糖基转移酶 活性炭脱色 菌种保藏号 肠道菌群 催化合成 发酵过程 发酵条件 双歧杆菌 原料制备 超滤膜 发酵液 高纯度 肠道 菌株 发酵 过滤 浓缩 发现 生产 | ||
本发明属于低聚果糖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米曲霉及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该新菌株命名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Z30,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8106。本发明以白糖为原料,通过加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Z30,使得发酵过程能够产生果糖基转移酶,将白糖催化合成低聚果糖,再通过活性炭脱色,超滤膜、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浓缩、干燥,可得到高纯度的低聚果糖。本发明以白糖为原料制备的低聚果糖,能够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抑制肠杆菌、肠球菌的增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抑制肠杆菌和肠球菌的作用。经实验可发现,同样发酵条件下,没有添加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Z30的发酵液,不会产生低聚果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聚果糖领域,尤其是一种米曲霉及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低聚果糖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甜度为蔗糖的0.3-0.6倍。既保持了蔗糖的纯正甜味性质,又比蔗糖甜味清爽,被誉为继抗生素时代后最具潜力的新一代添加剂——促生物质。
低聚果糖除具有一般功能性低聚糖的物理化学性质外,最引人注目的生理特性是它能明显改善肠道内微生物种群比例,它是肠内双歧杆菌的活化增殖因子,可减少和抑制肠内腐败物质的产生,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调节肠道内平衡;能促进微量元素铁、钙的吸收与利用,以防止骨质疏松症;可减少肝脏毒素,能在肠中生成抗癌的有机酸,有显著的防癌功能;且口味纯正香甜可口,具有类似脂肪的香味和爽口的滑腻感。近几年+低聚果糖的产品风靡日、欧、美等保健品市场。
现有的商品化低聚果糖产品中,低聚果糖均以菊芋或菊苣为原料制成。以菊芋或菊苣为原料酶水解菊粉制取低聚果糖,菊粉用内切型菊粉酶水解可得到聚合度为2-8的低聚果糖,一般还会混杂少量不带末端葡萄糖残基的果聚糖,其必然会对低聚果糖的生理功效、营养价值以及应用等方面大大折扣,因而高纯度低聚果糖的制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米曲霉菌株及利用米曲霉菌株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以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8106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Z30为生产菌株制得的低聚果糖具有高的收率和纯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米曲霉菌株,是从中国安徽省淮北地区天然黄豆酱中分离得到的,命名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Z30,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810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利用米曲霉菌株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白糖加水配制成白糖溶液;
取上述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8106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Z30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活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摇床转速120r/min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48h;
2)向步骤1)得到的白糖溶液中加入琼脂、酵母膏、K2HPO4、MgSO4、NaCl和NaH2PO4,混合均匀后将混合料的pH值调节至6~7,在温度115℃下灭菌15min,得到发酵培养基;再接入步骤1)得到的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8106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Z30的菌体溶液,在25~35℃下发酵30~50h,得到发酵液;
3)去除步骤2)得到的发酵液中的菌体,并加入活性炭脱色,得到上清液;
4)将步骤3)得到的上清液依次通过超滤膜、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收集洗脱液;
5)将步骤4)得到的洗脱液进行浓缩、干燥,即得低聚果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民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民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2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