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燃料电池巡检测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3465.8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7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于娇;郭旭;李旭;姚大庆;汪建建;王永;黄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32 | 分类号: | H01M8/0432;H01M8/04537;B60L58/30;B60L58/32;G01K13/00;G01R31/371;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巡检 测量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巡检测量系统,包括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电池组温度采集模块、电池组总压采集模块、菊花链、CAN通讯模块及电源供电模块,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电池组温度采集模块和电池组总压采集模块分别通过直流斩波器连接在车载MCU上,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电池组温度采集模块和电池组总压采集模块之间串联后通过菊花链连接在信号转换芯片上,通过信号转换芯片将信号转化成SPI信号并送至车载MCU,CAN通讯模块通过菊花链连接在车载MCU上,且通过CAN通讯模块与外部通讯,电源供电模块给各个部件供电。成本低、寿命长、功耗低,测量精度高,测量周期时间短,安全等级高,EMC等级和阻燃等级可满足行业标准要求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氢能源电池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巡检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汽车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和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进步,电动汽车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工具的首选。但是,纯电动汽车的短板是续使里程和充电时间,尚不能满足量大面积广的远程公交、城市物流、长途运输等的市场需求。因此国家多个城市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动力。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具有清洁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加注时间快等特点,需大力推广此种动力方式。如此一来,一种氢燃料电池巡检测量系统的方案设计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巡检测量系统,通过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电池组温度采集模块、电池组总压采集模块、菊花链、CAN通讯模块及电源供电模块相配合,对氢燃料电池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提高安全性,整个系统外形体积小,便于安装,防尘防水等级高。成本低、寿命长、功耗低,测量精度高,测量周期时间短,安全等级高,EMC等级和阻燃等级可满足行业标准要求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巡检测量系统,包括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电池组温度采集模块、电池组总压采集模块、菊花链、CAN通讯模块及电源供电模块,所述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电池组温度采集模块和电池组总压采集模块分别通过直流斩波器连接在车载MCU上,所述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电池组温度采集模块和电池组总压采集模块之间串联后通过菊花链连接在信号转换芯片上,通过信号转换芯片将信号转化成SPI信号并送至车载MCU,所述CAN通讯模块通过菊花链连接在车载MCU上,且通过CAN通讯模块与外部通讯,所述电源供电模块给各个部件进行供电。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源供电模块将外接的9~32V的电压转换为模块适用的电压进行供电。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车载MCU上还集成有硬件复位模块,通过硬件复位模块进行硬件紧急复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池电压采集模块、电池组温度采集模块和电池组总压采集模块统一采用电池前端管理芯片进行采集。
燃料电池前端管理芯片采样使用美信专用电池管理IC,MAX17823B,该芯片支持正负双向极性的电压测量,无需额外增加继电器等切换器件,节省成本、简化设计方案。电池管理芯片使用数量根据氢动力电池组数量灵活配置,管理芯片之间数据通过菊花链进行信号通讯,速度快,成本低,信号完整性好。菊花链信号通过专用的信号转换芯片MAX17841,转换成与MCU交互的SPI信号,MCU模块与CAN收发模块将巡检测量数据与外部管理模块进行交互。电源模块部分,支持外部整车的12V/24V系统或其他供电来源的直流电源,通过内部模块转换为内部电路所需的5V电压,一方面用于MCU等模块工作所需,另一方面用于给前端管理芯片的工作电源。其中前端管理芯片需支持正负双向极性电压的测量,故其工作电源需要双向电源电压,实现方案为,使用专用电压转换芯片,将5V电压转换为正负32V电压输出,并通过变压器实现隔离,以完成对前端电池管理芯片的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34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