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H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及其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4471.5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4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超;祁芊芊;彭立聪;张海亮;伏金平;周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47/32;A61K47/10;A61K31/7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62201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段化合物 扩链 制备 聚合物纳米胶束 体外细胞毒性 药物递送系统 聚合物胶束 弱酸性环境 生物相容性 基础材料 纳米胶束 肿瘤细胞 聚合物 量子点 疏水性 再使用 配位 聚合 释放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是以C7A为基础材料,通过RAFT聚合制备疏水性大分子PC7A聚合物,再使用PEG对PC7A扩链得到PC7A‑PEG聚合物,然后使用VI和PBA单体对PC7A‑PEG扩链,得到嵌段化合物PC7A‑PEG‑VI‑PBA,最后,嵌段化合物PC7A‑PEG‑VI‑PBA与量子点CdSeTe QDs配位得到CdSeTe@PC7A‑PEG‑VI‑PBA聚合物胶束。体外细胞毒性研究表明,该聚合物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在肿瘤细胞弱酸性环境中释放,有望成为良好的药物递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H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同时涉及该pH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作为药物传送载体的应用,属于纳米载药载体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聚合物胶束被认为是理想的纳米药物递送载体,因为它们具有增强的渗透性和保留(EPR)效应,能够延长血液循环并可以被动靶向至实体瘤。聚合物胶束的设计主要以刺激响应性的纳米材料为基础。在肿瘤微环境中,聚合物胶束可以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表面电荷转换,配体激活等),从而实现高效的药物释放,使肿瘤消融。通常构建刺激响应性材料的方法是使用响应性化学键(例如:二硫键,缩醛键,腙键等)。然而,大多数化学键在生理条件下具有低稳定性和对肿瘤微环境的敏感性低等缺点。
为了使纳米胶束在生理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一般采用无响应性化学键能够亲-疏水转换的特殊材料来制备纳米胶束。为了更加准确地定位药物递送系统在生物体的分布,常常在系统中负载荧光物质进行成像。量子点由于其特定的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生物荧光成像。该类纳米胶束具有水化性能强,可电荷翻转及易化学修饰等优异性能,而且具有较长的循环半衰期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因此,该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有望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药物递送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H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对该pH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的载药量、载药效率,以及释药性能与体外细胞毒性进行研究,以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用于肿瘤靶向药物的传送。
一、pH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及其制备
本发明pH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C7A单体化合物的制备:在二氯甲烷中,2-(六亚甲基亚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C7A)与三乙胺、甲基丙烯酰氯在室温反应20~24小时;反应产物用无水碳酸钠洗涤,无水硫酸镁除水,即得C7A单体化合物;
2-(六亚甲基亚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2-(六亚甲基亚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酰氯的摩尔比为1: 1。
所得C7A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C7A单体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见图2。
(2)PC7A聚合物的合成:在氮气保护下,二甲基亚砜中,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C7A单体化合物与RAFT试剂DMP在50~60℃聚合反应20~24小时;聚合完成后,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的透析袋进行透析以除去杂质,减压蒸馏,即得PC7A聚合物;
C7A单体化合物与RAFT试剂DMAP的摩尔比为30: 1;引发剂AIBN的用量为C7A单体化合物摩尔量的0.3~0.4%。
RAFT试剂2-(十二烷硫基硫羰基硫基)-2-甲基丙酸(DMP)的结构式为:
PC7A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见图3,其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4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