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鸭呼肠孤病毒同居感染发病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4900.9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异健;王全溪;吴晓平;廖吕燕;李健;吴宝成;黄一帆;周五朵;朱二鹏;黄丽娜;姜慧慧;黄诗杭;李军;陈艺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7 | 分类号: | A01K67/027;A61K35/765;A61K31/715;A61P31/14 |
代理公司: | 11246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超前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雏番鸭 感染 呼肠孤病毒 番鸭 注射 人工腿 传播途径 动物感染 肌肉注射 临床症状 传染源 分离株 病死 放入 构建 剖检 发病率 病变 病毒 研究 | ||
本发明属于用于动物感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番鸭呼肠孤病毒同居感染发病模型及其构建方法,所述番鸭呼肠孤病毒同居感染发病模型用106TCID50番鸭呼肠孤病毒YB分离株人工腿部肌肉注射易感雏番鸭,一定比例的注射感染发病的雏番鸭作为传染源放入易感的实验雏番鸭群,模拟该病毒的“粪‑口”自然传播途径,使易感实验雏番鸭感染发病。结果显示,人工腿肌注射感染三天后,按人工注射感染雏番鸭:同居感染实验雏番鸭=2:5的比例进行同居感染,实验雏番鸭同居感染MDRV发病的病程具有典型临床MDRV感染的病程发展过程,其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发病率、病死率等与临床自然感染发病一致。本发明结果为雏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实用的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动物细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番鸭呼肠孤病毒同居感染发病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俗称番鸭“肝白点病”是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感染引起的雏番鸭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在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过程中要建立该病的病例,通常是用106TCID50MDRV分离株每羽腿部肌肉注射感染。由于在自然状态下带毒番鸭和发病雏番鸭主要通过消化道排出病毒,而易感番鸭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的途径感染呼肠孤病毒,即在自然状态中番鸭呼肠孤病毒是通过“粪-口”的途径传播进行感染。而人工肌肉注射感染时是大剂量病原直接进入动物机体,经血液循环短时间到达靶组织或器官,与临床粪-口途径自然感染相比,前者潜伏期短,发病急,甚至没有完整的发病进程实验感染雏番鸭已死亡,与雏番鸭自然感染发病不相符,也不利于研究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和探讨该病防治措施,为此,迫切需要建立模拟番鸭呼肠孤病毒自然传播途径的具有典型完整发病过程的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发病模型。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常规的人工肌肉注射途径直接感染研究的实验动物存在的以下不足:病原未经体表和黏膜屏障直接进机体,迅速侵入血流扩散到全身,短时间到达靶组织或器官,发病急,虽然发病临床症状较典型,但没有自然感染发病的典型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和恢复期的传染病病程,病死率高,不符合传染病的病程发展所具有的规律性,不利于研究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模拟病毒自然传播途径建立雏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发病模型,为研究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致病机制和探讨该病的防制措施提供实验感染动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鸭呼肠孤病毒同居感染发病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同居感染发病模型,所述番鸭呼肠孤病毒同居感染发病模型用106TCID50MDRV-YB分离株每羽腿部肌肉注射感染雏番鸭(人工制备传染源),待注射感染雏番鸭发病后,再让该群发病雏番鸭(传染源)按一定比例放入同居感染实验雏番鸭群(易感动物)同居,发病雏番鸭通过消化道排出病毒,同居感染实验雏番鸭群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呼肠孤病毒(病毒自然传播途径),即通过(粪-口)途径感染实验雏番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番鸭呼肠孤病毒同居感染发病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番鸭呼肠孤病毒同居感染发病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4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