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腈类有机化合物的脱氰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5946.2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安杰;罗仕晖;丁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95/03 | 分类号: | C07D295/03;C07C15/06;C07C1/32;C07C43/205;C07C43/23;C07D209/08;C07D235/08;C07C211/27;C07C209/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化合物 脱氰基 方法 | ||
1.一种腈类有机化合物的脱氰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1)所示的腈类有机化合物与钠试剂、冠醚和质子供体在有机溶剂I中发生脱氰基反应生成通式(2)所示的有机化合物;
通式(1)中,R1、R2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所述取代基为烷基、烷氧基、羟基、吡咯烷基、二甲氨基;
所述冠醚选自18-冠-6,15-冠-5,12-冠4,二苯并-18-冠-6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质子供体选自H2O、MeOH、EtOH、n-PrOH、i-PrOH、n-BuOH和t-BuOH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钠试剂选自钠金属块或钠在分散剂中的分散体或Na-SG(I);
所述钠分散体中的钠金属的粒径为5-100μm;
所述分散剂为正己烷、矿物油、石蜡;
所述有机溶剂I选自己烷、乙醚、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恶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腈类有机化合物的脱氰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反应器进行氩气保护后,恒温处理,加入钠试剂;
步骤2:将冠醚加入反应器中,搅拌一定时间;
步骤3:将腈类有机化合物和有机溶剂I配制成溶液后加入反应器中,搅拌20分钟;
步骤4:将质子供体加入反应器中,继续搅拌一个小时后,淬灭反应;
步骤5:加入有机溶剂II和无机盐的水溶液萃取、有机相干燥、浓缩后,柱层析纯化得到通式(2)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腈类有机化合物的脱氰基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I与腈类有机化合物的体积质量比例为1mL∶20~30m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腈类有机化合物的脱氰基方法,质子供体替换为重水时,将生成通式(3)所示的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59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