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净转运站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6985.4 | 申请日: | 201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3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德东;朱劲松;杨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G65/00;B65G69/12;B65G69/14 |
代理公司: | 42242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振宇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料装置 装卸 转运站 密闭连接 落料管 梳状 送料输送带 导流漏斗 落料装置 粉尘 无二次污染 冲击损伤 除尘效果 从上而下 导流隔板 方向设置 进料装置 依次连通 抑尘装置 运行成本 转运系统 除尘器 对设备 进气罩 流水膜 减小 双旋 微雾 工作量 诱导 排放 维护 | ||
1.一种超净转运站,设置在送料输送带(8)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料装置(1)、软装卸落料装置、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呈流线型设置,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包括密闭连接的梳状导流漏斗(202)以及软装卸落料管(203),所述梳状导流漏斗(202)内设有沿物料流向分层设置的梳状导流隔板(2021),所述软装卸落料管(203)为流线型设置,所述软装卸落料管(203)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密闭连接;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沿所述送料输送带(8)的方向设置,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内设置有微雾抑尘装置(5),所述微雾抑尘装置(5)包括微雾喷头(501),所述微雾喷头(501)设置在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的上部;所述转运站还设有双旋流水膜除尘器(6),所述双旋流水膜除尘器(6)的进气罩(601)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密闭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净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还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筛分机(201)与破碎机(3),所述筛分机(201)的进料口与所述进料装置(1)密闭连接,所述筛分机(201)上设有筛上出料口与筛下出料口,所述筛分机(201)的筛下出料口与所述梳状导流漏斗(202)的进料口密闭连接,所述筛分机(201)的筛上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破碎机(3)的进料口,所述破碎机(3)的出料口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密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超净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3)的出料口设置有破碎机漏斗(301),所述破碎机漏斗(301)内设有沿物料流向分层设置的梳状导流隔板(2021),所述梳状导流隔板(2021)设置为流线型,所述梳状导流隔板(2021)将物料导向所述破碎机漏斗(301)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净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包括导料槽本体(401)以及设置在所述导料槽本体(401)内的惯性降尘单元,所述导料槽本体(401)设置在所述送料输送带(8)的上方、并与所述送料输送带(8)滑动连接;所述惯性降尘单元包括阻风帘(404)与无动力抑尘子单元,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所述阻风帘(404)与所述无动力抑尘子单元沿所述送料输送带(8)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阻风帘(404)、所述无动力抑尘子单元安装在所述导料槽本体(401)的顶部、且自然下垂;所述无动力抑尘子单元包括若干具有柔性的挡风条(405),若干所述挡风条(405)在所述导料槽本体(401)内呈迷宫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超净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本体(401)的底部安装有防溢裙板(402),所述防溢裙板(402)与所述送料输送带(8)密闭连接;所述导料槽本体(401)上背离所述送料输送带(8)运动方向的一端安装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送料输送带(8)密闭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一种超净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槽本体(401)上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上安装有泄压过滤装置(7),所述泄压过滤装置(7)包括一体式连接的泄压阀与过滤器,所述泄压阀安装在所述泄压孔上,用于平衡所述导料槽本体(401)内部的气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超净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雾抑尘装置(5)设置在所述导料槽本体(401)的上部、且位于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与所述惯性降尘单元之间,所述微雾抑尘装置(5)包括微雾喷头(501),所述微雾喷头(501)设置在所述导料槽本体(401)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超净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旋流水膜除尘器(6)包括进气罩(601),所述进气罩(601)贯穿所述导料槽本体(401)、且设置在所述无动力抑尘子单元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69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