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净转运站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6985.4 | 申请日: | 201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3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德东;朱劲松;杨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65G65/00;B65G69/12;B65G69/14 |
代理公司: | 42242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振宇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料装置 装卸 转运站 密闭连接 落料管 梳状 送料输送带 导流漏斗 落料装置 粉尘 无二次污染 冲击损伤 除尘效果 从上而下 导流隔板 方向设置 进料装置 依次连通 抑尘装置 运行成本 转运系统 除尘器 对设备 进气罩 流水膜 减小 双旋 微雾 工作量 诱导 排放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净转运站,设置在送料输送带上,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料装置、软装卸落料装置、惯性降尘导料装置,软装卸落料装置包括密闭连接的梳状导流漏斗以及软装卸落料管,梳状导流漏斗内设有梳状导流隔板,软装卸落料管为流线型设置,软装卸落料管与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密闭连接;惯性降尘导料装置沿送料输送带的方向设置,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内的上部设置有微雾抑尘装置;转运站还设有双旋流水膜除尘器,其进气罩与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密闭连接。本发明降低了转运站粉尘的排放,减小了物料对设备的冲击损伤,通过控制转运系统内的诱导风从而控制粉尘的产生量,除尘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维护工作量小、基本上无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煤料输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超净转运站。
背景技术
转运站是发电、港口、冶金、采矿等行业散料输送系统高效运转的关键设备。传统设计的转运站一直按照《DT II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设计选用手册》进行选型设计,具有制造简单、方便安装的优点,但是存在堵煤、粉尘大、磨损大、皮带跑偏等影响转运站安全、高效运行的常见问题。
以上转运站存在问题的原因已经逐渐被人们认知,但由于对煤料在落料管中的运动行为无法进行量化的计算,往往采用极端的措施和局部治理的方法,无法根本上消除堵煤、粉尘大、磨损、跑偏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导致转运站问题更加复杂化。例如往往采用垂直落料管以及加大管径、增加大面积耐磨层等解决堵料问题,却又带来落料管易磨损、粉尘大、缓冲床损坏和皮带破损、成本高、溢料撒料等系列问题,然后再采用缓冲、密封、泄压来解决新问题,使转运点的问题复杂化。
目前针对传统设计的转运站的粉尘问题,通常采取在粉尘排放较大的部位增加除尘装置进行局部治理。目前皮带输煤系统中常用的除尘装置包括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无动力除尘导料槽、喷雾抑尘等。这些除尘装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转运站粉尘的排放,但是物料的冲击和转运系统内的诱导风作为粉尘的起因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导致除尘效果较弱、运行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二次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超净转运站,其降低了转运站粉尘的排放,减小了物料对设备的冲击损伤,通过控制转运系统内的诱导风从而控制粉尘的产生量,除尘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维护工作量小、基本上无二次污染,能满足环保对粉尘排放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净转运站,设置在送料输送带上,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料装置、软装卸落料装置、惯性降尘导料装置,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呈流线型设置,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包括密闭连接的梳状导流漏斗以及软装卸落料管,所述梳状导流漏斗内设有沿物料流向分层设置的梳状导流隔板,所述软装卸落料管为流线型设置,所述软装卸落料管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密闭连接;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沿所述送料输送带的方向设置,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内设置有微雾抑尘装置,所述微雾抑尘装置包括微雾喷头,所述微雾喷头设置在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的上部;所述转运站还设有双旋流水膜除尘器,所述双旋流水膜除尘器的进气罩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密闭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69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