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吸收-解吸的裂解气分离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7941.3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田峻;李春芳;罗淑娟;张敬升;常大山;王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7/00 | 分类号: | C07C7/00;C07C7/04;C07C7/163;C07C7/167;C07C7/11;C07C11/04;C07C11/06;C07C5/03;C10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吸收 解吸 裂解气 分离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吸收‑解析的裂解气分离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压缩机、净化系统、脱碳四塔、吸收塔、解吸塔、脱丙烷塔、脱重塔、碳二加氢反应器,碳四加氢反应器;其中,压缩机段间依次连接净化系统和脱碳四塔,脱碳四塔顶连接压缩机后段后连接吸收塔,脱碳四塔釜连接脱重塔;脱重塔塔顶连接碳四加氢反应器,碳四加氢反应器出口管线与解吸塔塔釜出口管线合并后连接吸收塔上部;吸收塔塔釜连接解吸塔;解吸塔塔顶连接脱丙烷塔,解吸塔塔釜与碳四加氢反应器出口管线合并后连接吸收塔上部;脱丙烷塔塔顶连接碳二加氢反应器。本发明具有投资省、能耗低、效益显著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裂解气分离技术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采用吸收-解吸的裂解气分离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炼油及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尾气,其中有些尾气,比如催化裂化、热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等生产过程产生的尾气,含有不少碳二、碳三组分,特别是一些尾气中,乙烷/丙烷含量比较高。目前从炼厂尾气中回收得到的碳二碳三提浓气,主要是送往乙烯厂不同工段,用于增产乙烯丙烯,然而,对于周边没有乙烯生产装置的炼厂来说,提浓气的去向是一个主要问题,导致干气中的碳二碳三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较大浪费。
乙烷/丙烷等饱和烷烃最主要的利用方式是通过热裂解,生产高品质的乙烯、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饱和烷烃/轻烃/石脑油/加氢尾油/轻柴油等裂解原料与水蒸气混合后,在裂解炉中发生热裂解反应,生成氢气、甲烷、碳二、碳三、碳四等裂解产物。裂解产物在后续的分离系统中分离提纯,得到不同碳原子数的馏分,再从碳二、碳三馏分中分离出乙烯和丙烯产品。
目前工业上对裂解产物的分离提纯,主要采用顺序分离法、前脱丙烷流程、前脱乙烷流程等,所得产品有聚合级乙烯、聚合级丙烯等。然而无论采用何种分离流程,若采用精馏方法将甲烷等轻组分分离出去,均需要采用冷箱提供较低的冷量,投资大,能耗高。另外,要得到聚合级乙烯产品,聚合级丙烯产品,所需设备数量、能耗等均较大。
对于周边没有乙烯生产装置的炼厂来说,由于饱和资源量不够大,若采用裂解、传统深冷分离方法利用该资源,投资回收率低,能耗高。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裂解气的分离方法和利用,以降低裂解气分离工艺投资大,能耗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工艺投资大,能耗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吸收-解吸的裂解气分离系统及方法。具有投资省、能耗低、效益显著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采用吸收-解吸的裂解气分离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
压缩机、净化系统、脱碳四塔、吸收塔、解吸塔、脱丙烷塔、脱重塔、碳二加氢反应器,碳四加氢反应器;其中,
压缩机段间依次连接净化系统和脱碳四塔,脱碳四塔顶连接压缩机后段后连接吸收塔,脱碳四塔釜连接脱重塔;脱重塔塔顶连接碳四加氢反应器,碳四加氢反应器出口管线与解吸塔塔釜出口管线合并后连接吸收塔上部;
吸收塔塔釜连接解吸塔;解吸塔塔顶连接脱丙烷塔,解吸塔塔釜与碳四加氢反应器出口管线合并后连接吸收塔上部;脱丙烷塔塔顶连接碳二加氢反应器。
优选,
脱丙烷塔塔釜连接碳三加氢反应器,碳三加氢反应器连接丙烯精馏塔,丙烯精馏塔塔顶连接压缩机段间。
所述吸收塔塔釜设置有再沸器;和/或,
所述解吸塔塔釜设置有再沸器。
所述解吸塔塔釜出口管线分成两路,一路采出,一路与碳四加氢反应器出口管线合并后连接吸收塔上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裂解气分离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1)裂解气经压缩升压、净化后进脱碳四塔,脱除碳四以上的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7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白桦树汁的保湿组合物
- 下一篇:油气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