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料层烧结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8000.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9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夏铁玉;周明顺;顾颜;唐继忠;刘帅;宫作岩;翟立委;刘杰;徐礼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C22B1/242;C22B1/243;C22B1/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料层 烧结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厚料层的烧结生产方法,通过两次布料和两次点火,使烧结机上层烧结混合料和下层烧结混合料同时进行烧结,进而提高烧结料层厚度,提高烧结矿产量,改善烧结指标。在一次布料后、二次点火前布入特制含碳球团,可以增加上部料层的热量供应和矿化时间,改善上层烧结矿质量,减少烧结返矿量;解决下部烧结料层的缺氧的问题,使下部烧结料层充分矿化,提高下层烧结矿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铁生产技术领域,涉及到烧结生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超厚料层的烧结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烧结生产过程中,烧结混合料布到台车上点火后,通过抽风机的抽风,从表面向内部自上而下燃烧,从表面一直燃烧到烧结机台车篦条表面才算完成。厚料层烧结是一项重要的广泛采用的烧结技术,具有改善烧结矿强度、降低烧结燃耗等优点,但是厚料层烧结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难题。
随着烧结料层的加厚,通过料层的气流阻力增大,烧结速度减慢,这不仅增加了风机的动力消耗,而且导致烧结生产率下降,尤其对以铁精矿为主要烧结原料的企业;另一方面烧结混合料经过高温点火后,料面迅速熔融结壳变硬,影响了自上而下抽入的空气量,空气量减少使垂直烧结速度变慢直接影响烧结过程进行。
超厚料层烧结时,烧结料层存在“自动蓄热”现象,燃料在一次混匀时全部加入,使得烧结料层上部热量相对不足,造成烧结料层上部结块强度不够,这是因为燃烧带逐渐下移,上部的烧结矿层不断的被冷风冷却,台车表面的料层热量很快流失,而烧结料层下部由于热量的传输和自动蓄热的作用,料层下部热量过剩出现过熔,如果减少配碳又将导致上部烧结矿层产生更多的生料和烧结返矿,这对烧结成品率和烧结矿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烧结表层点火快速熔融结壳,导致应力过于集中,极易产生表面碎裂现象,导致70%以上的烧结返矿来自于上部烧结料层。
在相对高氧位条件下,气相、固相、液相间传热传质条件更为良好,有利于液相的生成,在反应更加完全的同时,还能使焦粉的燃烧条件得到改善,达到低价铁氧化物充分氧化的效果,为更多铁酸钙的生成创造必要条件,因此无论从烧结矿粒度的均匀分布还是其化学组成的优化来讲,富氧烧结均可以达到改善烧结矿质量的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烧结生产的经济技术指标,包括产量、质量、能耗及设备寿命等,技术人员做过很多的超厚(料层高超过800毫米)料层烧结探索,试图进一步挖掘厚料层烧结的潜力:但其仍采用一次点火,并采用高负压、大风量直流式抽风作业,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提高料层厚度,但实际上,一次点火往往使得厚料层的表面熔化,使料层颗粒之间的空隙堵塞,整个料层阻力增大;为了维持作业,必须提高风机的负压和风量,其结果一方面造成风流的局部短路,整个料层达不到均匀烧结,另一方面又造成能耗的大幅度增加,且未达到预期目的。换句话说,许多技术人员向超厚料层烧结方向的探索没有取得突破,所作努力没有取得成功。这说明现有的烧结方法、工艺已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形势,它束缚了生产力地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1)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烧结料层厚度,解决上部烧结料层热量供应不足的问题,提高上层烧结矿的强度,减少烧结返矿量;(2)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烧结料层厚度,解决下部烧结料层的缺氧的问题,使下部烧结料层充分矿化,提高下层烧结矿的质量。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厚料层烧结方法,在烧结生产过程中,进行两次布料和两次点火,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布料后,第一次点火前布入含碳球团A;第二次布料后,第二次点火前布入含碳球团B,然后进行烧结,具体步骤如下:
1)第一次布加烧结混合料的厚度为500mm~700mm,进行第一次点火抽风烧结,抽风负压为8000pa~18000pa;在第一次布料后,第一次点火前,利用旋转布球器将含碳球团A布入烧结混合料中,其布入料层深度为250~450mm,射入量为每平方米60个~150个;其中布入边缘料层含碳球团A的数量为中间料层的1~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8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