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助消化营养保健型红薯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8164.4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1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明;冷传祝;熊忠飞;辛刚;宋新飞;姜南;金晶;黄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33/00;A23L2/8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消化 营养 保健 红薯 发酵 饮料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果蔬发酵饮料领域,尤其是一种助消化营养保健型红薯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工艺流程:红薯、挑选、清洗(热烫)、机械破碎(预热)、糊化、均质、接种糖化发酵、冷却、灌装、包装、成品。本发明通过接种高糖化力、抗逆性黑曲霉菌菌种发酵,淀粉酶有效分解树脂果胶及单宁成小分子物质,促进消化避免“烧心”。且高酸热抗逆性有效抵抗逆境,保证酶解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发酵饮料领域,尤其是一种助消化营养保健型红薯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Ipomoea.batatas LAM.)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特殊保健功能。作为红薯加工的重要产品,红薯浓缩汁以其营养丰富、口感香甜、香气浓郁等特点而深受欧美消费者喜爱,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红薯生产国,总产量占世界的77.51%,但目前红薯浓缩汁加工工艺简单粗放、技术手段落后致使产品质量不稳定、经济附加值低,严重制约了我国红薯浓缩汁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深入研究红薯浓缩汁加工工艺,提高红薯浓缩汁的质量,对促进红薯汁以及红薯加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检索,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文献公开内容如下:
1、专利文献一种红薯汁饮料的制备方法(CN 107981138 A)公开一种红薯汁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红薯汁的制备、接种发酵、调配、均质和装瓶、杀菌。该专利的不足之处:①制备的红薯饮料纤维含量高,难消化易“烧心”;②缺乏保健功能;③菌种发酵环境差,随发酵进程活性降低。
2、专利文献一种浓缩紫薯汁的制备方法(CN 102511852 A)公开了一种红薯汁饮料的制备方法,加工过程无需机械去皮,薯渣软水二次压榨;多酶联用提高出汁率,达到较好的澄清效果。该专利的不足之处:①制备的红薯饮料纤维含量高,难消化易“烧心”;②无保健功能;③口感单一,不能满足特定人群口味需求。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助消化营养保健型红薯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助消化营养保健型红薯发酵饮料及其加工方法,原料用材包括红薯及黑曲霉菌、乳杆菌等,促进消化,改善胃肠功能,增强免疫调节作用。本发明公开的红薯发酵饮料的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助消化营养保健型红薯发酵饮料的制作方法,成分及工艺如下:
步骤1:红薯预处理工艺
清洗、去皮并切块,在90-95℃下热烫2min,然后冷激,沥干明水降至常温;
步骤2:红薯均质糊化液的制备
取热烫后的红薯块按质量份数加入红薯块3倍的水后用超声协同粉碎机粉碎,超声功率300W,处理时间5min,收集红薯渣液再于95℃水浴糊化25min后均质处理,均质温度65℃,转速5000r/min,利用均质机制成粒度在200~250μm以下的产品后,使用80目筛进行过滤,收集均质糊化液100℃,45s杀菌静置冷却至30℃保温备用;
步骤3:糊液双发酵,取冻干乳杆菌和冻干黑曲霉菌双发酵得红薯发酵液;
步骤4:后熟灌装
极速降温至4℃灌装冷藏,即得助消化营养保健型红薯发酵饮料。
而且,所述糊液双发酵的步骤如下:
取5-10份冻干乳杆菌,4-8份冻干黑曲霉菌,大豆低聚糖2-10份,魔芋胶水解物1-10份,直投接种到100-150份红薯均质糊液中,密封存入恒温培养箱,调节温度30℃,厌氧发酵24h得红薯发酵液。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81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浓香益生型苹果发酵饮料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养生火锅底料的配方及制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