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冷链集装器用涡环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9545.4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6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付爽;陈一哲;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3/00 | 分类号: | F25B2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乐综胜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集装 器用 制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冷链集装器用涡环制冷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涡环生成装置,每个涡环生成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主腔体、软管和收缩喷管,主腔体内横向布置有扇板装置,扇板装置将主腔体横向分隔成送风腔和冷气储存腔,送风腔的出口端通过软管与收缩喷管的进口端对接;扇板装置包括内扇板、外扇板、转轴和扇板驱动机构,内扇板和外扇板依次叠放套设于转轴上,内扇板与转轴直接连接,外扇板通过轴承与转轴连接,与主腔体连接固定,转轴与扇板驱动机构连接。本发明功能全面,有持续制冷与涡环制冷两种方式,通过涡环生成装置产生涡环,利用涡环自身保持性将冷气直接运输到物品表面进行强制制冷,减少能耗,提高制冷保温效率,适用于铁路冷链集装器长途运输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保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冷链集装器用涡环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作为一种常见的运输方式,在物质生产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铁路运输有着其显著的优点,运输量大、运输速度快、运输成本低廉同时不受环境气候影响,能够运输大量、笨重的货物。但在铁路冷链运输中一直存在两个明显的难点:运输过程中物品冷藏温度控制的困难,对运输货物进行冷藏保温所耗费能量的巨大。
本发明所应用的对象为针对小批量、大批次运输所生产的铁路冷链集装器,该集装器长2.5m,宽1m,高2m。集装器自带小型压缩机进行制冷保温,属于机械式冷藏集装器,但存在以下缺点:制冷保温功能单一,冷链集装器大多通过改变压缩机组启停或调整风速大小进行制冷或保温功能;冷气出风风速偏低且容易与空气混合,冷气大多与集装器内的空气进行对流换热,造成冷量在运输过程中的耗散;能耗高,压缩机组产生的冷气不能有效与物品直接实现热量交换,增加了压缩机工作强度;保温性能不足,不能有效保证物品保温期间温度范围,对运输物品品质造成影响。
同时,传统的涡环生成装置采用滚珠丝杆驱动装置或电磁铁驱动装置产生涡环,这种方式存在控制复杂,工作状态不稳定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铁路冷链集装器用涡环制冷装置,本发明功能全面,有持续制冷与涡环制冷两种方式,通过涡环生成装置产生涡环,利用涡环自身保持性将冷气直接运输到物品表面进行强制制冷,减少能耗,提高制冷保温效率,适用于铁路冷链集装器长途运输使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铁路冷链集装器用涡环制冷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并排布置的涡环生成装置,每个涡环生成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主腔体和收缩喷管,主腔体内横向布置有扇板装置,扇板装置将主腔体横向分隔成送风腔和冷气储存腔,送风腔的出口端与收缩喷管的进口端对接;
扇板装置包括内扇板、外扇板、转轴和扇板驱动机构,内扇板和外扇板依次叠放套设于转轴上,内扇板与转轴直接连接,外扇板通过轴承与转轴连接,与主腔体连接固定,转轴与扇板驱动机构连接,扇板驱动机构通过转轴带动内扇板转动一定角度后,使内扇板叶片与外扇板叶片错开,呈一个完整圆盘阻断送风腔通道,内扇板再次转动一定的角度后,使内扇板叶片与外扇板叶片重合,送风腔通道开启。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内扇板和外扇板均包括多个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叶片,内扇板叶片和外扇板叶片个数和大小均相同,叶片的个数为3或4个。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扇板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转轴连接,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固定架固设于主腔体内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主腔体与收缩喷管之间连接有软管,所述的铁路冷链集装器用涡环制冷装置还包括转向驱动装置,转向驱动装置与收缩喷管连接,带动收缩喷管转动方向。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转向驱动装置包括转向架、传动机构和摆风机构,转向架设置于收缩喷管上,摆风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转向架连接,摆风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转向架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95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