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面效应的无动力小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1208.9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7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累;刘易腾;柴萍萍;孙昊;袁斌霞;王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8/00 | 分类号: | B60K8/00;B62D35/00;B62D37/02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气流发生器 尾翼 车辆尾部 地面效应 扩散器 无动力 下压力 疏导 加速气流 减少摩擦 设计结构 受力均衡 尾部气流 翘头 小车 车轮 行驶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面效应的无动力小车,包括底盘(1)、用于提供车辆前端下压力的气流发生器(2),以及用于疏导车辆尾部气流和提供车辆尾部下压力的尾翼(3),所述底盘(1)两侧的前后端分别安装有车轮(4),所述气流发生器(2)安装在底盘(1)顶部的前端,所述尾翼(3)安装在底盘(1)顶部的后端,所述底盘(1)底部的后端安装有用于疏导底盘(1)尾部气流的扩散器(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合气流发生器、底盘的地面效设计结构、尾翼及扩散器的共同作用,能够有效利用地面效应,达到减少摩擦、加速气流通过的目的,既能实现车辆无动力行驶,同时能够保证车辆受力均衡、避免翘头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交通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地面效应的无动力小车。
背景技术
地面效应是一种使飞行器诱导阻力减小,同时能获得比空中飞行更高升阻比的流体力学效应:当运动的飞行器距离地面(或水面)很近时,整个飞行器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如今在一些跑车和赛车的设计中,已经利用地面效应使车辆的行驶性能得到提升,但车辆作为一种地面运动钝体,行驶时受到车辆底部和地面之间的气流干扰,使得车辆底盘气流无法顺利通过,车辆底盘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过大,不能有效利用地面效应,导致车辆整体受力不均衡,容易发生翘头现象。
此外,目前通常只是利用地面效应以提升车辆的行驶性能,并没有实现车辆的无动力行驶,综上所述,本发明考虑利用地面效应能够简单实现车辆的无动力行驶,并能解决车辆行驶过程中整车受力不均衡和翘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地面效应的无动力小车,通过提高车辆前端和尾部的下压力,以及加速底盘气流通过,从而实现车辆无动力行驶、避免翘头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地面效应的无动力小车,包括底盘、用于提供车辆前端下压力的气流发生器,以及用于疏导车辆尾部气流和提供车辆尾部下压力的尾翼,所述底盘两侧的前后端分别安装有车轮,所述气流发生器安装在底盘顶部的前端,所述尾翼安装在底盘顶部的后端,所述底盘底部的后端安装有用于疏导底盘尾部气流的扩散器。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为上翘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底部前端的上翘角度大于底盘底部后端的上翘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发生器为前端薄、中间厚的流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发生器的内部是中空的。
进一步地,所述尾翼包括两块侧板和一块顶板,所述顶板倾斜地覆盖安装在两块侧板之间,以形成气流疏导腔。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器包括两块挡板,所述的两块挡板对称地安装在底盘两侧后端的车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为中间厚、两端薄的板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发生器通过基座安装在底盘上,所述气流发生器的位置高于尾翼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发明采用流线结构的气流发生器,能够有效提高气流流动效率,减缓车辆上方气流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车辆前端的下压力、避免翘头现象。
二、本发明采用具有气流疏导腔的尾翼,以疏导车辆尾部气流、提高尾部下压力,使尾部方向的气流能直接推动车辆前进。
三、本发明采用前后端均上翘的底盘地面效应设计,底盘前端的上翘结构能够减小车辆受到的气动阻力,底盘后端的上翘结构能够加速气流的通过,减小车辆底盘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避免翘头现象。
四、本发明采用中间厚、两端薄的板式结构作为车辆尾部的扩散器,能够进一步疏导车辆尾部底盘气流、加速底盘气流通过,以产生真空区域,保证整车的受力均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大学,未经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1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电机轻量化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谐振腔的PET冷空气进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