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3941.4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3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蔡锦泉;林福赐;陈友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微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柔性 线路板 折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输送装置设于机架一侧,视觉定位机构设于输送装置上,机械手上下料机构设于输送装置上部;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构阵列设置在机架上,搬运机构设于所述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构出料端,AOI定位及检测机构位于所述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构上方,预拨预压机构位于所述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构的前方;本发明从双层柔性线路板分离到撕膜,从双层线路板贴合到塑形折弯动作全由设备自动完成,有效节省人力外,提高折弯的精准度,一次良品率高达99.7%;可推广性,该产品核心技术不仅适用于平板电脑显示屏的柔性线路板折弯,还能满足手机以及其他采用柔性线路板产品的柔性线路板的折弯,特别是当下最热门的柔性AMOLED显示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线路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技术的日趋成熟,消费者对显示效果的体验要求增加,窄边框技术成为最为瞩目的设计,因为它拥有更极致的视觉效果,而且还能减小机身尺寸,间接提升整机的便携性。触控模组作为显示模组的核心部件,其窄边框化带来的驱动线路板窄边达到3mm,折弯后高度要求≤1.35mm,条件极为严苛。
但是,现有实际生产中采用人工配合工装夹具的方式来进行生产,但该生产存在如下缺陷:
1)折弯难度大,造成效率低下,通常一条生产线需要8~10人同时完成才能满足上下游节拍平衡,人力浪费严重;
2)使用人工折弯配合工装夹具来把控精度,极易造成产品折弯后出现反弹和胶层脱落,精度达不到要求而进行返修,尤其是第二层柔性线路板贴往第一层时现象最为严重,因此一次良品率只能维持在65%左右,剩余35%的缺陷产品在返修的过程有接近1%的不良报废而无法修复,材料成本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综合性能优越的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以解决现有生产效率底、产品不良率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包括:机架、输送装置、视觉定位机构、机械手上下料机构、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构、搬运机构、AOI定位及检测机构、预拨预压机构、撕膜机构和夹膜机构;
所述输送装置设于机架一侧,用于运输产品;
所述视觉定位机构设于输送装置上,用于对输送装置运送过来的产品进行上、下部定位,保证取产品的机构不会偏移,以及为后续产品折弯提供精确位置信息;
所述机械手上下料机构设于输送装置上部,用于将输送装置运送过来的产品抓取后输送至机架中;
所述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构、搬运机构、AOI定位及检测机构、预拨预压机构、撕膜机构和夹膜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
所述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构阵列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将底层柔性线路板贴附到表层柔性线路板上,接着再将粘合后的双层柔性线路板压合到指定位置;
所述搬运机构设于所述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构出料端,用于将检测合格的产品搬运至下一个工序;
所述AOI定位及检测机构位于所述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构上方,用于对产品进行定位及检测制程膜有无撕掉,并监控整个折弯过程,最后再对折弯后的成品做检测;
所述预拨预压机构位于所述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构的前方,用于对产品进行折弯操作;
所述撕膜机构和夹膜机构设置在双层柔性线路板折弯机构的旁侧,用于撕除双层柔性线路板上的保护膜。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线路板折弯机还包括吸废膜机构,所述吸废膜机构固定设于机架上,用于回收从双层柔性线路板上撕除的保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微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微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39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