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给排水管材端口聚乙烯压注封口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4778.3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1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代志春;谭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连平 |
主分类号: | B29C57/10 | 分类号: | B29C57/1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方藏辉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 管材 端口 聚乙烯 封口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专利给排水管材端口聚乙烯压注封口生产方法,属于城乡市政建筑聚乙烯钢骨架管材领域,包括将待封口管材的封口一端推进到聚乙烯压注封口装置限定位置,芯模先运行到位,其次是上口模运行到位,再是下口模运行到位并紧固;压注工序,开模工序,退出工序;确保管材切割端口面完全整体封闭不外露,实现批量化、模具化、不同公称直径管材规格、一次性聚乙烯熔融压注管材端口封口;生产维修成本降低,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城乡市政建筑聚乙烯管材领域,尤其涉及给排水管材端口聚乙烯压注封口管材端口面钢骨架完全封闭不外露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给排水领域的技术创新也随之日新月异。尤其是内置钢骨架的聚乙烯给排水管因强度高,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使用中出现不足之处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定尺切割聚乙烯钢骨架管材,致使内置的钢骨架外露,再采用加热聚乙烯圈封口,或加装套管封口;现有的管材封口技术效率低、强度低、质量不稳定,加工成本高,尤其是内置钢骨架外露,容易产生管材内外壁聚乙烯开裂,钢骨架裸露锈蚀,出现漏水,使用寿命缩短等工程质量问题。需要发明一种给排水管材端口聚乙烯压注封口方法来实现大规模、批量化、模具化、不同口径规格、高质量、高效率、一次性整体聚乙烯熔融压注管材端口封口。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管材端口封口生产方法不足之处以及解决管材封口技术效率低、封口强度低、封口质量不稳定,制造成本高,不利于制造、运输、安装,在使用中产生破裂、应力集中,产生管材内外壁聚乙烯开裂,钢骨架裸露锈蚀,出现漏水等缺陷,发明一种给排水管材端口聚乙烯压注封口生产方法。
给排水管材端口聚乙烯压注封口生产方法是:
方法步骤一:准备工序,检查给排水管材端口聚乙烯压注封口生产装置,选用与待封口管材公称直径对应的封口模具,安装、调试、检查正常,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后,启动电源;
方法步骤二:进料装置加热工序,聚乙烯挤出装置、左侧流道、右侧流道的外表面附有加热圈和热电偶,加热2小时,温度达到200℃;
方法步骤三:进料装置清料工序,把左侧流道、右侧流道里残余的上一批次压注用料清理干净;
方法步骤四:调试工序,调试压注聚乙烯封口用量,通过调整压注液压进退限位器来调节聚乙烯融料的一次压注聚乙烯封口用量,调试合格完成后,进行正常生产;
方法步骤五:合模工序,将待封口管材的封口一端推进到聚乙烯压注封口装置限定位置,芯模先运行到位,其次是上口模运行到位,再是下口模运行到位并紧固;
方法步骤六:压注工序,开始一次性整体封口压注熔融聚乙烯,压注完成后,打开冷却水阀冷却2分钟;
方法步骤七:开模工序,首先退出芯模,再是上口模、下口模同步退出,完成压注;
方法步骤八:取出管材工序,退出已封口的管材;
方法步骤九:检验工序,对管材已封口端进行修边、整理,经质量检查合格,已封口的管材进入成品库。
给排水管材端口聚乙烯压注封口生产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模具装置、动力装置、进料装置、机架装置;给排水管材端口聚乙烯压注封口生产装置的部件包括有:下口模进退限位螺杆、液压挡料板B、上口模进退限位螺杆、导向柱、上口模、上口模进退液压缸、上口模进退限位器、液压挡料板C、下口模进退限位器、下口模、下口模进退液压缸、左侧流道、芯模进退限位器、芯模进退液压缸、聚乙烯挤出装置、液压站、压注液压缸、聚乙烯融料腔、芯模定位柱、右侧流道、芯模、液压挡料板A、芯模进退限位螺杆、上口模固定台、芯模固定台、下口模固定台、压注液压进退限位器、模具冷却腔、封口、管材、聚乙烯融料装置、上端机架、下端机架、芯模前端机架、芯模后端机架、底座、加热圈、热电偶、冷却水阀;
模具装置的连接关系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连平,未经谭连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4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