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退耕地杂草促进目标种群恢复重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5812.9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姜明;王梅英;韩生根;腾华军;吕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耕地 杂草 促进 目标 种群 恢复 重建 方法 | ||
1.防治退耕地杂草促进目标种群恢复重建的方法,防治退耕地杂草促进目标种群恢复重建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秸秆准备:根据退耕地目标植物生物学特性及退耕地块面积,利用作物秸秆制作宽度和长度与退耕地块栽植植物株行距相一致的秸秆草帘;
二、土地整理:栽植前,开展退耕地地表枯落物清理、沟渠填埋及土壤翻耕的措施;
三、植物补充:在步骤二处理后的退耕地补充目标植物,保持土壤湿润;
四、秸秆覆盖:使用步骤一制作的秸秆草帘,铺在步骤三处理后的地表,秸秆草帘的铺设厚度为0.5-4cm;
五、水文管理:根据目标植物水深生态幅,植物缓苗后,维持退耕地地表水深在1-10厘米范围内波动,即完成防治退耕地杂草促进目标种群恢复重建;
步骤四中所述秸秆草帘的铺设按照秸秆草帘互相垂直的方式铺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退耕地杂草促进目标种群恢复重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土壤翻耕深度为5-3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退耕地杂草促进目标种群恢复重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补充目标植物的苗高为5-2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退耕地杂草促进目标种群恢复重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补充目标植物的苗高为1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退耕地杂草促进目标种群恢复重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秸秆草帘的铺设厚度为1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退耕地杂草促进目标种群恢复重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秸秆草帘的铺设厚度为0.6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58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