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高产L-缬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发酵生产L-缬氨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3318.7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7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希贤;刘晓倩;郝亚男;门佳轩;刘益宁;李旋;田道光;文晨辉;熊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C12P13/08;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郭晓迪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产 缬氨酸 基因工程 发酵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高产L-缬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从大肠杆菌W3110出发,在其基因组上整合了枯草芽孢杆菌的乙酰乳酸合酶基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乳酸合酶编码基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ppGpp 3′-焦磷酸水解酶突变体R290E/K292D基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羟酸异构还原酶突变体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基因工程菌用于发酵生产L-缬氨酸的用途。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L-缬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阶段溶氧控制方式,先进行好氧发酵,至发酵中后期转为厌氧发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菌种活化后制备种子液,按10-15%接种量接种到装有发酵培养基的三角瓶中,37℃,200 r/min振荡培养;12-16 h后,将菌液转移到30 mL的封口瓶中,隔绝空气,37℃,200 r/min振荡培养8-12 h;
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 18 g/L,酵母粉 1 g/L,蛋白胨 2 g/L,KH2PO4 2 g/L,柠檬酸钠 1 g/L,MgSO4•7H2O 0.7 g/L,FeSO4•7H2O 100 mg/L,MnSO4•H2O 100 mg/L,VB1 0.8mg/L,VH 0.3 mg/L,苯酚红20 mL/L,消泡剂两滴,初始pH 7.0-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33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