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穿越式岸桥的平衡重节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3920.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4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赵迎九;肖强;郭树旺;郑雪峰;王悦民;童民慧;高翔;白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16 | 分类号: | B66C11/16;F16F1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穿越 式岸桥 平衡 节能 系统 | ||
1.一种用于穿越式岸桥的平衡重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小车节能系统(1)和第一下小车节能系统(2),所述上小车节能系统(1)和第一下小车节能系统(2)均包括电动机(3)、减速箱(4)、起升卷筒(5)、平衡重钢丝绳(6)、平衡重滑轮组(7)、平衡重(8)和起升钢丝绳(9),所述电动机(3)、减速箱(4)和起升卷筒(5)顺次传动连接,所述起升钢丝绳(9)的一端缠绕于起升卷筒(5)上,起升钢丝绳(9)的另一端与上小车吊具或下小车吊具连接;所述平衡重钢丝绳(6)的一端缠绕于起升卷筒(5)上,平衡重钢丝绳(6)的另一端绕过平衡重滑轮组(7)固定于岸桥结构上,且平衡重钢丝绳(6)对起升卷筒(5)的扭矩与起升钢丝绳(9)对起升卷筒(5)的扭矩方向相反;所述平衡重滑轮组(7)与平衡重(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岸桥的平衡重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重钢丝绳(6)和起升钢丝绳(9)的缠绕方向相反,且平衡重钢丝绳(6)和起升钢丝绳(9)缠绕于起升卷筒(5)的相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岸桥的平衡重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重滑轮组(7)包括动滑轮组(10)和定滑轮组(11),所述动滑轮组(10)固定设于平衡重(9)上,定滑轮组(11)设于动滑轮组(10)的上方,且定滑轮组(11)与岸桥结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岸桥的平衡重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组(10)中的滑轮数量与定滑轮组(11)中的滑轮数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岸桥的平衡重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组(10)包括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动滑轮(12)、第二动滑轮(13)、第三动滑轮(14)和第四动滑轮(15),所述定滑轮组(11)包括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一定滑轮(16)、第二定滑轮(17)、第三定滑轮(18)和第四定滑轮(19),所述平衡重钢丝绳(6)由起升卷筒(5)中引出,延伸向第一定滑轮(16),平衡重钢丝绳(6)上方绕过第一定滑轮(16)后从下方绕过第一动滑轮(12),然后顺次绕过第二定滑轮(17)、第二动滑轮(13)、第三定滑轮(18)、第三动滑轮(14)、第四定滑轮(19)和第四动滑轮(15)后向上延伸至岸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岸桥的平衡重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小车节能系统(1)中的电动机(3)、起升卷筒(5)、平衡重钢丝绳(6)、平衡重滑轮组(7)、平衡重(8)和起升钢丝绳(9)均有两个,所述两个电动机(3)和两个起升卷筒(5)对称布置于减速箱(4)的两侧;所述两条平衡重钢丝绳(6)和两条起升钢丝绳(9)分别缠绕于两个起升卷筒(5)上,所述两个平衡重滑轮组(7)和两个平衡重(8)也对称位于减速箱(4)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岸桥的平衡重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下小车节能系统(20),所述第二下小车节能系统(20)的结构与第一下小车节能系统(2)的结构相同,第二下小车节能系统(20)与第一下小车节能系统(2)以岸桥大梁的轴线为轴对称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岸桥的平衡重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动联轴器(21),所述浮动联轴器(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下小车节能系统(2)中的减速箱(4)和第二下小车节能系统(20)中的减速箱(4)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岸桥的平衡重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小车节能系统(1)、第一下小车节能系统(2)和第二下小车节能系统(20)中的电动机(3)、减速箱(4)和起升卷筒(5)均布置于岸桥机房(2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岸桥的平衡重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气阻尼(23)和减振滚轮(24),所述平衡重(8)位于岸桥的门腿立柱内部,所述油气阻尼(23)的一端与平衡重钢丝绳(6)远离起升卷筒(5)的一端连接,油气阻尼(23)的另一端与岸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滚轮(24)设于平衡重(8)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39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相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哒嗪酮异恶唑甲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