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空间多曲面双层斜交混凝土网格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4484.9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8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杨锋;赵海;曹浩;孙晓阳;陈新喜;李赟;曹刘明;穆国虔;朱建红;吴光辉;赵旭;陈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1/36;E04G17/00;E04G9/10;E04B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空间 曲面 双层 混凝土 网格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复杂空间多曲面双层斜交混凝土网格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搭设内网壳支撑体系;设置内网壳找形结构;安装内网壳衬模;绑扎内网壳钢筋;安装内网壳顶模;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内网壳结构;搭设外网壳支撑体系;设置外网壳找形结构;安装外网壳底模;安装外网壳衬模;绑扎外网壳钢筋;安装外网壳顶模;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外网壳结构;拆除所述外网壳顶模、所述外网壳底模、所述外网壳衬模、所述外网壳支撑体系、所述内网壳顶模、所述内网壳底模、所述内网壳衬模以及所述内网壳支撑体系。本发明利用衬模在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上形成所需的曲面造型,相对于现有利用木模板散拼能够保证施工质量,且施工速度快,有效地降低建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复杂空间多曲面双层斜交混凝土网格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斜交网格结构是19世纪80年代起,在钢框架支撑结构发展推动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新颖的钢结构体系或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但目前,现浇多曲面斜交混凝土网格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极为罕见,施工难度极大。
现浇多曲面斜交混凝土网格结构的施工重难点在于支撑脚手架工程及模板工程。现有的建造技术中常规的支撑架顶部支撑面多为平面,难以实现多曲面结构的空间曲面形态造型设计。斜交混凝土网格柱构件表面曲率多,侧面异形造型构造复杂,常规木模板散拼施工无法完全拟合异形结构复杂形态,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侧模稳定性能,散拼进度慢。另外较常用的定型化钢模板,进行异形复杂造型模具开模,工厂定制生产,周期慢,成本高,产生施工荷载大,现场调节不灵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复杂空间多曲面双层斜交混凝土网格结构的施工方法,解决现有的木模板散拼施工方法无法完全拟合异形结构复杂形状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侧模稳定性能以及散拼进度慢等的问题以及现有定型化钢模板存在的周期慢、成本高、施工荷载大以及现场调节不灵便等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空间多曲面双层斜交混凝土网格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搭设内网壳支撑体系;
于所述内网壳支撑体系之上设置内网壳找形结构,所述内网壳找形结构的曲率适配于待形成的内网壳结构的曲率;
于所述内网壳找形结构之上安装内网壳底模;
于所述内网壳底模之上安装内网壳衬模;
于所述内网壳底模之上并于所述内网壳衬模之间绑扎内网壳钢筋;
安装内网壳顶模,利用对拉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内网壳顶模和所述内网壳底模;
向所述内网壳顶模和所述内网壳底模之间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内网壳结构;
于所述内网壳顶模之上搭设外网壳支撑体系;
于所述外网壳支撑体系之上设置外网壳找形结构,所述外网壳找形结构的曲率适配于待形成的外网壳结构的曲率;
于所述外网壳找形结构之上安装外网壳底模;
于所述外网壳底模之上安装外网壳衬模;
于所述外网壳底模之上并与所述外网壳衬模之间绑扎外网壳钢筋;
安装外网壳顶模,利用对拉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外网壳顶模和所述底模;
向所述外网壳顶模和所述外网壳底模之间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外网壳结构;
拆除所述外网壳顶模、所述外网壳底模、所述外网壳衬模、所述外网壳支撑体系、所述内网壳顶模、所述内网壳底模、所述内网壳衬模以及所述内网壳支撑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44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