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4873.1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4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信男;陈俊;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1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31227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气 回收 阀门 货舱 处理装置 码头 液态货物 储存罐 油化 蒸汽 排放 污染 恢复 | ||
1.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码头回收方法和航行回收方法;
所述码头回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在码头装货过程中,位于码头的输油泵一开启,阀门十、阀门十一、阀门九开启;阀门十二、阀门八、阀门九关闭;来自码头的液货储罐内的液货泵送入船舶上的货舱左,装货过程中货舱内压力加大,通过布置于货舱盖上的货舱透气管排放蒸发气;
其中,在无蒸发气接收装置的码头,阀门一关闭,阀门十六打开;蒸发气进入到安装于船上的蒸发气回收与处理装置,经过蒸发气回收与处理装置处理后的蒸汽重新恢复为液态,由蒸发气生成的液态货物通过阀门十四回收到货舱内,或者通过阀门十三回收到布置于船上的蒸发气回收储存罐;
在有蒸发气接收装置的码头,船舶装货过程中,阀门一、阀门三、阀门四打开,货舱内蒸发气依次通过这几个阀门和可拆短管或者软管进入到码头蒸发气接收装置;或者也可以按照经过蒸发气回收与处理装置进行回收;
所述航行回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阀门一、阀门三关闭;当随着气温升高等因素影响时,货舱内蒸发气生成,阀门一关闭,阀门十六打开;蒸发气进入到安装于船上的蒸发气回收与处理装置,经过蒸发气回收与处理装置处理后的蒸汽重新恢复为液态;由蒸发气生成的液态货物通过阀门十四回收到货舱内,或者通过阀门十三回收到布置于船上的蒸发气回收储存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气回收与处理装置的进气端分别通过管道与货舱透气管一和货舱透气管二连接,且各自的管道上分别对应设有阀门十六和阀门十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气回收与处理装置的出油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油化船货舱左和油化船货舱右内部连通,且各自的管道上分别对应设有阀门十四和阀门十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气回收与处理装置的出油端还通过管道与蒸发气回收储存罐连通,该管道上设有阀门十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布置于船上的蒸发气回收与处理装置,是由单个或者多个模块组成,以适应不同的蒸发气处理量以及不同的蒸发气物性;该回收装置各模块蒸发气处理方法包含有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冷吸法或者这几种处理方法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法回收油气是采用多级连续冷却方法降低挥发油气的温度,使油气中的轻油成分凝聚为液体而排出洁净空气的一种回收方法。冷凝法回收装置的冷凝温度一般按预冷、机械制冷、液氮制冷等步骤来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法是在常压常温下,利用馏出轻组分的汽油(或废油)、煤油系溶剂、轻柴油、特制有机溶剂等易吸收油气的吸收液,在吸收塔内与混合气喷淋接触以溶解吸收其中的油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法是使含烃混合气在常温常压下流经吸附床,与吸附剂接触,从而使混合气中的烃类蒸气吸附于吸附剂中,排出混合气中的空气;当吸附剂中的烃含量达到或接近饱和时,对其解吸、再生,回收油品,吸附剂重新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吸法是使用冷冻机将吸收液冷却到低温,然后送到吸收塔对混合气进行喷淋,利用物理降温方法回收油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48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