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4873.1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4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信男;陈俊;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1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31227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气 回收 阀门 货舱 处理装置 码头 液态货物 储存罐 油化 蒸汽 排放 污染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包括码头回收方法和航行回收方法;所述码头回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其中,在无蒸发气接收装置的码头,阀门一关闭,阀门十六打开;蒸发气进入到安装于船上的蒸发气回收与处理装置,经过蒸发气回收与处理装置处理后的蒸汽重新恢复为液态,由蒸发气生成的液态货物通过阀门十四回收到货舱内,或者通过阀门十三回收到布置于船上的蒸发气回收储存罐;采用本发明的技术后,无论在任何条件和工况下,货舱内的蒸发气均不会排放到大气中,很好地减少了货损,同时也避免了蒸发气对于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发气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回收技术应用与石化企业储运系统等油品装卸环节,物料中易挥发的有机成分VOCs大量气化逸出,造成环境污染和产品损耗。油气挥发危及作业安全、污染环境、影响油品质量,也造成能源的浪费。因此,油品装卸过程中的挥发控制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石油储运和环保行业的高度重视。
防止油品蒸发损耗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可分为四种:一是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改进操作措施;二是抑制VOCs蒸气排放,如浮顶罐的大量应用;三是焚烧VOCs排放气;四是集中回收VOCs蒸气。
其中第二种方法对大量的车、船装卸作业及固定顶罐收发油作业并不适用,第三种方法显然不经济;在当今油品收发作业(车、船、罐等)日益频繁及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采用油气回收技术,集中处理VOCs蒸气并加以利用是唯一可行且经济合理的措施。
作为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主要措施,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国家开始研究推广油气回收技术,并通过立法来控制油气排放标准。日本、美国相继研制活性炭吸附法、贫油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等油气回收装置;油气回收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也开始对油气回收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新建油库和加油站等场所推广使用。
油气回收技术可用来回收各类VOCs蒸气,如雷特蒸气压大于15kPa的各种石油及油品(原油、汽油、溶剂汽油、石脑油、航空燃料等)、蒸气压大于10kPa的各种单体烃(如丁烷、戊烷、己烷、各种烯烃、各种芳烃等),以及其它各种相似的化工产品。同时,根据不同VOCs及其浓度,选择不同的油气回收技术,还可进行不同油气回收工艺的集成耦合,以达到技术最先进、经济最优化。
港口液体散货码头在装船过程中,同样存在VOCs蒸气从船舱透气管、呼吸阀溢出进入大气,由于装船作业量大、效率高,因此油气挥发问题更加突出,带来港口环境、安全以及能耗等问题;同时国际油轮船东协会研究表明,1艘VLCC油轮在西非和美洲湾运输过程中因呼吸损耗要损失0.28%的原油,达到700~800t。在港口装船过程中要释放出约100t的VOCs蒸气。因此国际上一些大的油轮公司正在开发船舶油气回收系统,以解决油轮在航行过程中的油气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油化船航行过程中,或者是在无蒸发气接收设施的码头作业时货舱蒸发气无法回收和处理,只能直接排向大气,从而污染环境,造成货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种油化船货舱蒸发气处理与回收方法,包括码头回收方法和航行回收方法;
所述码头回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在码头装货过程中,位于码头的输油泵一开启,阀门十、阀门十一、阀门九开启;阀门十二、阀门八、阀门九关闭;来自码头的液货储罐内的液货泵送入船舶上的货舱左,装货过程中货舱内压力加大,通过布置于货舱盖上的货舱透气管排放蒸发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48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