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驳船或码头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5862.5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5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黄信男;陈俊;王成;蒋传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39/03 | 分类号: | B63B39/03;B63B11/04;B63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驳船 码头 船舶 水处理 系统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驳船或码头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包括设于船舶上的海水箱和压载舱;所述海水箱与压载舱之间具有打压载管路和排压载管路;所述打压载管路中设置有至少一套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通过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连接于打压载管路中;所述处理装置固定于码头或驳船上。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驳船或码头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在船舶上不安装压载水处理装置,船舶上压载水的处理利用布置于码头或者驳船上的处理装置,减少了船舶的造价,减轻了船舶的重量,提高了处理装置的利用率,减少了船上处理装置工作发电机提供电能期间对于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压载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驳船或码头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携带压载水的船舶,其需要在船上安装一套或几套压载水处理装置,用来实现船舶压载水的处理。船上安装处理装置,占用了船上宝贵的空间,同时增加了船舶重量,减小了船舶的装载量。在处理装置工作时,还要耗费大量的电能,船上柴油发电机在产生电能的时候,其也产生了排放物的污染。船上配置的单一处理方式的处理装置,对于压载水的适应性差。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驳船或码头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驳船或码头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包括设于船舶上的海水箱和压载舱。
所述海水箱与压载舱之间具有打压载管路和排压载管路;所述打压载管路中设置有至少一套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通过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连接于打压载管路中;所述处理装置固定于码头或驳船上。
进一步的,所述打压载管路包括通过管道连接于海水箱出水端的阀一,所述阀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压载泵,所述压载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有阀八,所述阀八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有阀四,所述阀四的出水端固定有第一盲板法兰0;所述压载舱的开口通过管道连接有阀三,所述阀三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阀七,所述阀七的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有阀六,所述阀六的进水端固定有第二盲板法兰;所述处理装置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分别固定有第三盲板法兰和第四盲板法兰,所述第一盲板法兰0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三盲板法兰相连接,所述第二盲板法兰通过第二软管与第四盲板法兰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压载管路包括位于打压载管路中的压载泵、阀八、阀三和压载舱,所述压载泵的进水端还通过管道连接有阀二,所述阀二的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于阀三的进水端;所述阀八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有阀五,所述阀五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有阀九,所述阀九的出水端延伸至船舶的舷外。
进一步的,所述阀八为止回阀,所述阀一、阀二、阀三、阀四、阀五、阀六、阀七和阀九为截止阀。
更进一步的,所述处理装置用于过滤海水中的杂质和海洋生物。
一种基于驳船或码头的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船舶需要进行打压载时,将码头或驳船上的处理装置通过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分别与阀四、阀六相连接,再将阀一、阀四、阀六、阀七和阀三打开,再将压载泵、处理装置与阀八打开,其余的阀门保持关闭状态,使得海水箱内的压载水进入到压载舱内,使得空载船舶的船身进行吃水,从而使得空载船舶不会翻船;
(2)当船舶需要进行排压载且不经过处理装置时,将阀一、阀四、阀六、阀七和阀三关闭,再将压载泵、阀八、阀五和阀九打开,使得将压载舱内的压载水排出船舶外;当船舶需要进行排压载且经过处理装置时,将阀一、阀五和阀七关闭,再将阀二、阀四、阀六和阀九打开,再将压载泵、阀八和处理装置打开,使得将压载舱内的压载水排出船舶外。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5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