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剪切结构的微发泡汽车风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8982.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9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滨;刘曙阳;蒋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东聚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30;C08L23/12;C08L1/28;C08K13/02;C08K3/34;C08K3/22;C08K13/04;C08K7/20;C08J9/08;C08J9/10 |
代理公司: | 32207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旭 |
地址: | 210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剪切结构 汽车风道 微发泡 聚乙烯 产品生产效率 粘度调节剂 成型问题 成型周期 发明材料 发泡助剂 熔体拉伸 重量份数 发泡剂 抗氧剂 轻量化 润滑剂 填充剂 风道 成型 装配 零部件 破裂 合格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风道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强剪切结构的微发泡汽车风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乙烯85‑95份,填充剂0‑12份,粘度调节剂0.3‑1份,发泡剂0.5‑5份,发泡助剂1‑5份,抗氧剂0.2‑1份,润滑剂0.3‑1份,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材料具有优异的熔体拉伸性能及对气体的包裹性能,解决了具有强剪切结构的风道的微发泡成型破裂等导致的无法成型问题,同时,缩短成型周期、改善了产品生产效率及合格率。不影响零部件正常装配和使用的情况下,达到了轻量化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风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强剪切结构的微发泡汽车风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轻量化已经成为当今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相关研究,汽车每减重10%,油耗可降低8%到10%。然而,目前中国的轿车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整车重量高8-10%,商用车要高10-15%,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需要减少25-30%的车重。因此,我国汽车轻量化任务非常迫切。对于汽车零部件来说,微发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轻量化技术。然而,在应用于汽车空调风道时,遇到很大挑战,原因在于:风道的结构设计受车架或其他大型零部件布局限,在模具设计时,会出现很多强剪切结构,这些结构的存在导致风道在微发泡成型过程中易破裂、甚至无法吹气成型,严重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强剪切结构的微发泡汽车风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材料具有优异的熔体拉伸性能及对气体的包裹性能,解决了具有强剪切结构的风道的微发泡成型破裂等导致的无法成型问题,同时,缩短成型周期、改善了产品生产效率及合格率。不影响零部件正常装配和使用的情况下,达到了轻量化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剪切结构的微发泡汽车风道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乙烯85-95份,
填充剂0-12份
粘度调节剂0.3-1份,
发泡剂0.5-5份,
发泡助剂1-5份,
抗氧剂0.2-1份;
润滑剂0.3-1份。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聚乙烯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具有长支链结构的聚乙烯的组合物,其枝化度≥6,支链碳原子数≥20。优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枝化度为10,支链碳原子数为50的聚乙烯组合物。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云母、碳酸钙、玻璃微珠中的一种,优选滑石粉。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粘度调节剂为氧化聚乙烯蜡、聚丙烯蜡、乙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共聚物、封端羟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优选氧化聚乙烯蜡;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发泡剂为成核吸热型发泡剂,例如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碳酸盐类、纳米氧化钙改性碳酸氢盐类发泡剂、膨润土改性碳酸盐类、纳米氧化锌改性硝酸盐类等,优选纳米氧化钙改性碳酸氢盐类发泡剂,例如纳米氧化钙改性碳酸氢钠。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发泡助剂硼酸盐、酒石酸盐、草酸盐、己二酸盐中的一种,优选酒石酸盐,例如酒石酸钠、酒石酸钾等。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抗氧剂为1010、1098、168、H10、H318中的一种,优选抗氧剂1010;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硅酮、芥酸酰胺、硬脂酸酰胺中的一种,优选硬脂酸。
一种强剪切结构的微发泡汽车风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东聚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东聚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8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炭塑复合板
- 下一篇:一种高压直流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