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弯曲方向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9143.0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9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辉;李明;张鸿泉;卢一兵;刘新;刘培栋;张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R31/34;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关向兰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弯曲 方向 识别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弯曲方向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转子处于盘车状态或低转速转动时,通过鉴相传感器检测与转动周期同步的脉冲电压信号,通过测量轴振的轴振传感器检测与转子表面间隙变化的轴振电压信号,通过鉴相传感器得到的脉冲电压信号得到转子旋转周期T,将所述轴振电压信号在所述转子旋转周期T上进行傅里叶变化,得到与转子旋转周期T同步的并且周期一致的正弦波信号;得到所述正弦波信号中与转子转动频率相同的正弦波分量的正峰滞后鉴相信号的时间信息;根据所述时间信息确定所述转子的弯曲方向,从而实现对转子弯曲方向的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弯曲方向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由汽轮机高压转子、中压转子、低压转子、发电机转子、集电环短轴或励磁机转子组成,通过联轴器连接构成的一个近似直线的轴系,在汽轮发电机组实际工作中,各段转子工况差异较大,如高压转子与中压转子工作温度很高,常常超过500℃;低压转子温差大,且其转子部分处于高湿度、负压环境下;发电机组转子为了布置励磁线圈,开有齿形槽,励磁线圈在工作过程中又会产生不均匀的热量。
在实际中,汽轮发电机转子因长期静止的重力作用,冷汽以及冷水的冲击,线圈发热不均匀等各种原因,常常产生变形,使转子变得不是一条直线,即产生一定的弯曲,存在弯曲的转子,在旋转过程中会因弯曲高点与旋转中心不同心而产生离心力,在该离心力的作用下,转子弯曲进一步加剧,进而发生动静碰摩、强烈振动的严重事故,造成汽轮发电机组无法正常启动或运行。
目前,大型汽轮发电机组通过汽轮机监视装置(Turbine SupervisoryInstruments,TSI)中配置的“偏心”来监测转子弯曲,该测量装置,只能反映转子弯曲的大小,而转子弯曲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方向与大小的矢量,极限状态下弯曲值不变而弯曲方向发生改变也意味着转子弯曲状态发生了变化,故目前的偏心监测系统无法达到准确监测转子弯曲情况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子弯曲方向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转子盘车状态下转子弯曲方向的监测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子弯曲方向的识别方法,所述转子弯曲方向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转子处于盘车状态或低转速转动时,通过鉴相传感器检测与转动周期同步的脉冲电压信号,所述脉冲电压信号为每旋转一周触发一次,所述鉴相传感器设于与所述转子相距第一距离处;
通过测量轴振的轴振传感器检测与转子表面间隙变化的轴振电压信号,所述轴振传感器设于与所述转子相距第二距离处;
通过鉴相传感器得到的脉冲电压信号得到转子旋转周期T,将所述轴振电压信号在所述转子旋转周期T上进行傅里叶变化,得到与转子旋转周期T同步的并且周期一致的正弦波信号;
定义旋转一周的角度,得到所述正弦波信号中与转子转动频率相同的正弦波分量的正峰滞后鉴相信号的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时间信息确定所述转子的弯曲角度信息,通过所述弯曲角度信息识别所述转子的弯曲方向。
优选地,所述转子上设有鉴相槽;
所述在转子处于盘车状态或低转速转动时,通过鉴相传感器检测与转动周期同步的脉冲电压信号,包括:
在所述转子处于盘车状态或低转速转动时,通过所述鉴相传感器检测与所述转子表面的距离变化,当转子转动到鉴相槽部位时,得到所述与转子转动周期相同的脉冲信号;
将所述与转子转动周期相同的脉冲信号以及所述鉴相传感器输出的相对稳定电压信号生成所述脉冲电压信号。
优选地,所述通过测量轴振的轴振传感器检测与转子表面间隙变化的轴振电压信号,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9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