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低压配电系统及其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9523.4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4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任波;罗煌;肖磊;谢斌;董其爱;李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低压配电 系统 及其 控制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低压配电系统及其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包括:车辆控制中心模块,设置于列车的车头内;网络交换机,设置于列车的车厢内,并且与车辆控制中心模块通信连接;控制网关,设置于对应的车头或车厢内,并且与对应的车辆控制中心模块或网络交换机通信连接,每一个控制网关之间通过第一CAN网络通信连接,控制网关将配电数据发送至对应的车辆控制中心模块或所述网络交换机;配电功率模块,设置于对应的车头或车厢内,并且与对应的控制网关通过第一CAN网络通信连接,配电功率模块采集配电数据并发送至对应的控制网关,还响应于从控制网关接收到的CAN报文,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负载供电。本发明提升了配电网络控制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低压配电系统及其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自导向无轨电车是一种新型的双向行驶的多编组胶轮车辆。它基于传统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理念,采用了全轴转向控制技术,并且通过主动安全控制、车载信号控制、机器视觉等对行驶进行电子约束,实现在虚拟轨道下的类轨道行驶。
目前,智能自导向无轨电车等列车的低压配电系统一般采用配电盒为保险丝与中间继电器组合的方案。
但是,该方案电源控制和分配输出中配置不灵活,配电盒的保险丝的负载保护阈值需要更换保险丝,继电器多为硬线控制,选型要求较高,硬线线束繁多,而且存在输出通道信息无法监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列车低压配电系统采用的方案配置不灵活的缺陷,提供一种列车低压配电系统及其控制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所述技术问题:
一种列车低压配电系统的控制设备,其包括:
车辆控制中心模块,设置于所述列车的车头内;
网络交换机,设置于所述列车的车厢内,并且与所述车辆控制中心模块通信连接;
控制网关,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车头或所述车厢内,并且与对应的所述车辆控制中心模块或所述网络交换机通信连接,每一个所述控制网关之间通过第一CAN(控制器局域网络)网络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网关被配置为将配电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所述车辆控制中心模块或所述网络交换机;以及,
配电功率模块,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车头或所述车厢内,并且与对应的所述控制网关通过所述第一CAN网络通信连接,所述配电功率模块被配置为采集所述配电数据并发送至对应的所述控制网关,还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所述控制网关接收到的CAN报文,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负载供电。
可选地,每一个所述控制网关之间分别通过第二CAN网络通信连接;
所述配电功率模块还与对应的所述控制网关通过所述第二CAN网络通信连接;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CAN网络或所述第二CAN网络的异常状态,将通信网络切换至另一路CAN网络。
可选地,同一车头或车厢内设置的每一个所述配电功率模块之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CAN网络及所述第二CAN网络通信连接。
可选地,响应于同时检测到所述第一CAN网络及所述第二CAN网络的异常状态,所述配电功率模块被配置为保持通信中断前的输出状态逻辑,以保持控制负载供电。
可选地,所述配电功率模块包括第一配电功率模块或第二配电功率模块;
所述第一配电功率模块用于控制预设电流以上输出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95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能系统
- 下一篇:电子设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