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杆船舶耐波性能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9607.8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8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楠;伍锐;季盛;马雪泉;谢凤伟;郑宁;杨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71/00 | 分类号: | B63B71/00;B63B7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性能 测试仪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杆船舶耐波性能测试仪,包括支撑架以及设于支撑架上的第一测试杆和第二测试杆,所述第一测试杆和第二测试杆能够与船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架转向的转向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具有穿孔,所述第一测试杆和第二测试杆分别穿设于所述穿孔中,所述第一测试杆和第二测试杆能够在所述穿孔中上下运动,还包括能够检测所述第一测试杆和第二测试杆升降量的位移传感器。采用这种结构,使其既能够测量船舶的动态运行数据,又能测量船舶的姿态数据,同时还有较高的耐久性能。相比现有设备有很大的提升,能够更好的应用于船舶设计工作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杆船舶耐波性能测试仪。
背景技术
耐波性能测试仪是一种模拟波浪条件下船舶耐波性的装置,其主要包括支撑架,设于支撑架中的测试杆,测试杆能够用于连接船模。使用时,在测试杆上连接船模并将船模置于实验水池中,实验水池里制造波浪,使船模沿特定方向迎浪前进,进而测得船模某一特定方向的迎浪性能。但是,上述装置存在以下的缺陷:首先,现有装置只能测量船模特定朝向下的耐波数据,而实际船舶运行情况则是动态的,如转向,s形前进等,对于这些动态运行情况下的耐波数据,现有的测试装置难以对其进行测量。其次,现有装置仅设有一根与船模相连的测试杆,不仅连接比较脆弱,而且无法对船模的姿态数据,如船模纵倾角等进行测量。综合上所述,现有的耐波数据测试仪存在测试数据不全、耐久性不佳的缺陷,这将会对船舶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杆船舶耐波性能测试仪,其既能够测量船舶的动态运行数据,又能测量船舶的姿态数据,同时又有较高的耐久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杆船舶耐波性能测试仪,包括支撑架以及设于支撑架上的第一测试杆和第二测试杆,所述第一测试杆和第二测试杆能够与船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架转向的转向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具有穿孔,所述第一测试杆和第二测试杆分别穿设于所述穿孔中且能够在所述穿孔中上下运动,还包括能够检测所述第一测试杆和第二测试杆升降量的位移传感器。
使用时,将两根测试杆分别连接到船模的前端与后端,将船模置于实验水池中,在转动驱动装置上安装连接架,通过连接架将该双杆船舶耐波性能测试仪安装到实验水池上方的拖车上,实验水池制造波浪,拖动拖车进而带动船模在实验水池中迎浪前进,通过三分力传感器来收集船模所受的三向力,实现对船模受力的检测。通过位移传感器收集两根测试杆的升降量数据,并通过计算两根测试杆间的升降量之差,实现对船模纵倾角的检测。另外,还可以通过旋转驱动装置带动支撑架旋转,进而带动船模转向,改变船模前进时的迎浪角度,由此实现了对船模动态运行数据的检测。此外,采用两根测试杆与船模连接的方式也大大提升了连接牢固性。所以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进行耐波性能测试,不仅测得的数据更为全面,而且也更为坚固耐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包括转盘、伺服电机、传动箱以及连接板,所述转盘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伺服电机和传动箱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转盘旁,所述传动箱内具有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蜗杆,所述转盘的圆周边具有与所述蜗杆啮合的涡轮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转盘上。采用这种结构,能够通过伺服电机的驱动以及传动箱的传动带动连接板与支撑架相对转动,进而实现船模的转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测试杆和第二测试杆结构相同,其包括长杆、三分力传感器和船模连接头,所述长杆、三分力传感器以及船模连接头从上到下依次连接。该船模连接头能够用于与船模连接,该三分力传感器能够测量船模行进时X、Y、Z三个方向上的受力并由此计算MY和MZ(M即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未经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9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