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用电解铜箔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0142.8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石磊;涂毕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科铜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C25D1/20;C25D3/38;C25D7/06;C25D5/10;C25D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600 湖北省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铜箔 复合电解液 用电解铜箔 电镀处理 硫酸铜 硫酸 配制 太阳能 聚氧乙烯烷基醚 羧甲基纤维素 烯丙基硫脲 直流电沉积 柔韧性 聚乙二醇 增强处理 次表面 钨酸铵 钛酸钡 盐酸 制备 生产 | ||
1.一种太阳能用电解铜箔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直流电沉积工艺制得电解铜箔:①配制电解液:配制硫酸铜含量为280~300g/L、硫酸含量为100~115g/L的电解液;
②向电解液中加入烯丙基硫脲、柠檬酸和盐酸,得到第一复合电解液;第一复合电解液中,柠檬酸的浓度为10~15mg/L、盐酸的浓度为15~19mg/L、烯丙基硫脲的浓度为0.5~0.8mg/L;
③电沉积:调节第一复合电解液的温度为41~49℃,搅拌第一复合电解液(采用搅拌机搅拌),于第一电解槽中使用高频脉冲电源在电流密度为50~60A/dm2下对阴极板、阳极板之间的第一复合电解液中的铜离子进行电沉积,阴极辊筒的转速为5~7米/分钟,控制高频脉冲电源的频率为70~80Hz,于阴极上制得电解铜箔;再将生成的电解铜箔从阴极辊筒上剥离后进入第二电解槽中;
2)第二次电镀处理:配制第二复合电解液中:硫酸铜含量为80~90g/L、硫酸含量为80~95g/L,羧甲基纤维素的浓度为2~5mg/L、聚氧乙烯烷基醚的浓度为2~5mg/L、聚乙二醇的浓度为0.5~1mg/L、烯丙基硫脲的浓度为0.5~0.8mg/L、钨酸铵的浓度为20~30mg/L;
第二复合电解液位于第二电解槽内,搅拌第二复合电解液,第二复合电解液的温度40~49℃,电流密度为40~45A/dm2;电解铜箔的粗糙面位于阴极辊筒外侧,电解铜箔以10~15m/min的速度在第二电解槽内运行,得到第一次表面进行处理后的电解铜箔;
3)第三次电镀处理:配制第三复合电解液中:硫酸铜含量为80~90g/L、硫酸含量为80~95g/L、钛酸钡的浓度为5~8mg/L、盐酸的浓度为14~16mg/L;
第三复合电解液位于第三电解槽内,搅拌第三复合电解液,第三复合电解液的温度40~49℃,电流密度为40~45A/dm2;电解铜箔的粗糙面位于阴极辊筒外侧,电解铜箔以10~15m/min的速度在第三电解槽内运行,得到第二次表面进行处理后的电解铜箔;
4)增强处理:第二次表面进行处理后的电解铜箔于180~190℃下,加热0.8~0.9小时,得到太阳能用电解铜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用电解铜箔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复合电解液还包括铬酸钾,铬酸钾的浓度为5~8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科铜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科铜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01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高速电解铜箔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冻干赋形制剂成型模具及制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