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RAM晶圆级管脚连接性的测试电路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2084.2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7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帆;王可新;汤子月;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29/00 | 分类号: | G11C29/00;G11C29/5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ram 晶圆级 管脚 连接 测试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DRAM晶圆级管脚连接性的测试电路及方法,电路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校准寄存器、延时单元、OCD电路、接收电路、数据通路和存储阵列,DRAM晶圆级的DQ管脚以及DQS管脚输入信号通过接收电路传入芯片内部,其输出信号通过OCD电路驱动;DRAM晶圆级的DM管脚输入信号通过接收电路传入芯片内部,其输出信号通过DM强制电路控制电平高低。本发明在没有增加额外管脚连接的情况下,完整的验证了所有DQ的数据通路和DQS以及DM管脚的功能性,提高了测试全面性的同时,没有增加测试针卡的设计难度和成本;对于后续的后端测试来说,提前筛出了此类坏片,减小封装成本,提高后端测试良率;对于KGD类型产品来说,降低了DPM,保证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器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RAM晶圆级管脚连接性的测试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DRAM芯片(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管脚连接性的检测通常是在颗粒级实现,因为颗粒的封装会将芯片管脚全部引出,测试机台可以针对每个管脚的连接性进行测试。又由于芯片同测数的提高和芯片管脚的连接数量之间的矛盾,导致DRAM晶圆的量产测试不具备实现该测试项的条件。
在DRAM的晶圆测试中,为了提高芯片的同测数以降低测试成本,通常芯片工作在特殊的测试模式下;在该模式下,芯片的数据写入采用寄存器实现,芯片的数据读出采用压缩模式,因此,仅需要引出部分DQ管脚(数据输入/输出管脚),DM管脚(数据屏蔽管脚,DataMask)也无需引出。并且由于晶圆的测试侧重点是DRAM的功能检测,因此芯片工作在低频模式下,DQS管脚(数据同步信号管脚)也不需要连接。DRAM的前述相关管脚在JEDEC标准中均有相关的定义和要求。
由于晶圆测试仅有部分DQ管脚连接,DM管脚以及DQS管脚均不连接,因此这些没有连接的芯片管脚的连接性测试则无法实现,如果针对KGD(Known Good Die)未封装的颗粒,那么进行测试的DPM(defect per million,每百万的不良率)较高。
因此如何在整个晶圆级测试过程中,通过较少的脚管连接获得芯片管脚的连接性测试结果,进而提高后续测试良率,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DRAM晶圆级管脚连接性的测试电路及方法,本发明在整个晶圆级测试过程中,仅连接尽可能少的管脚情况下,测试到所有管脚连接性功能,提高后续测试良率;提高KGD产品的DPM。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DRAM晶圆级管脚连接性的测试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校准寄存器、DQS延时单元、OCD电路、接收电路、数据通路和存储阵列;
DRAM晶圆级的DQ管脚以及DQS管脚输入信号通过接收电路传入芯片内部,其输出信号通过OCD电路驱动;
DRAM晶圆级的DM管脚输入信号通过接收电路传入芯片内部,其输出信号通过DM强制电路控制电平高低。
所述的DM强制电路包括上拉电路和下拉电路,上拉电路和下拉电路用于将DM管脚信号拉高或者拉低。
采用所述的DRAM晶圆级管脚连接性的测试电路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压缩模式下写入存储整列中第一数据;
其次,正常模式下读出校准寄存器中的第二数据;
再次,第二数据读出后重新写入存储阵列;将存储阵列写入的数据再次读出作为第三数据;
最后,比较数据是否一致,判断管脚通路是否正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对于DQ/DQS管脚:所述比较数据是否一致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20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