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5079.7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0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蒋光伟;蒙东升;李育林;饶坤荣;梁腾;卢轮;郑寰宇;黄光钰;李焕坤;伍锦智;林显荣;韦庄;阳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04;E01D19/12;E01D101/3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45118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来临 |
地址: | 530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杆 模架 钢箱梁 悬挑 叠合梁 支撑柱 加劲 浇筑 混凝土面板 混凝土施工 横梁两端 两侧翼缘 满堂支架 模架结构 施工成本 施工效率 斜撑支架 悬吊连接 移动模架 边缘卡 可周转 内边缘 翼板处 翼缘板 工段 横梁 翼板 对称 架设 侧面 拆除 施工 | ||
1.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为在钢箱梁翼缘板(7)上设置若干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柱(1),对应的支撑柱(1)上安装若干横梁(2),横梁(2)两端分别安装外侧吊杆(3)和内侧吊杆(4),外侧吊杆(3)和内侧吊杆(4)下方悬吊连接加劲模板(5)的内外边缘,加劲模板(5)的内边缘与钢箱梁两侧翼缘板(7)的边缘卡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设置模架行走系统,模架行走系统包括:固定于横梁(2)下方的纵梁(6),纵梁(6)与横梁(2)形成整体框架,纵梁(6)在钢箱梁翼缘板(7)上方;纵梁(6)下方安装若干滑轮(9),滑轮(9)下方正对轨道(8);
轨道(10)的位置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轨道(8)固定在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面板上;第二种情况为,轨道(8)固定在未浇筑混凝土面板的钢箱梁翼缘板(7)上,此时滑轮(9)通过滑轮支腿(10)与轨道(8)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模板(5)的内边缘设置三角形卡条(51),对应的钢箱梁两侧翼缘板(7)的边缘部位设置合模限位卡槽(71),两者相互勾连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限位卡槽(71)的槽口内侧贴止浆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吊杆(3)上部穿过横梁(2)预设的外吊杆孔,并在外侧吊杆(3)穿出的部位拧上外调节螺帽(31)加以限位;外侧吊杆(3)下部设置吊环(32),吊环(32)穿于加劲模板(5)预设的吊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吊杆(4)上部穿过横梁(2)预设的内吊杆孔A,并在内侧吊杆(4)穿出的部位拧上内调节螺帽(41)加以限位;内侧吊杆(4)下部穿过加劲模板(5)预设的内吊杆孔B,穿出的部位设置下固定螺帽(42)加以限位;下固定螺帽(42)与加劲模板(5)接触的部位设置垫块(4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底部焊接限位套环(23),限位套环(23)套在支撑柱(1)上;插销(24)穿过限位套环(23)和支撑柱(1)上的预留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吊杆(4)外套pvc管,用于隔离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模板(5)上纵向焊接3道角钢加劲肋,横向每50cm焊接一道角钢加劲筋。
10.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图纸预加工部件完毕,所有预制部件运输至现场,按设计位置在钢箱梁上翼缘板顶部安装钢管支撑柱;
(2)按设计位置在钢箱梁上翼缘板顶部焊接钢管支撑柱,在钢箱梁上翼缘板边部焊接合模限位卡槽;
(3)在地面平整位置或钢箱梁上将横梁和纵梁焊接成整体,在纵梁下方安装滑轮,在横梁两端安装外侧吊杆和内侧吊杆,将加劲模板安装在外侧吊杆的吊环上,吊装整体模架,将限位套环与对应的支撑柱对接,安装插销;
(4)牵拉加劲模板使其三角形卡条嵌入合模限位卡槽,将内侧吊杆与加劲模板连接,进行初步合模;
(5)测量核对加劲模板外侧高度,通过外调节螺帽调整到设计高程,钮紧内调节螺帽,完成合模;
(6)安装桥面钢筋,清理模板内杂物,喷涂脱模剂,进行混凝土浇筑;
(7)混凝土养护达到强度后,拧松内调节螺帽,旋转上固定螺帽,拆除内吊杆,利用加劲模板自重,使加劲模板绕吊环转动,使加劲模板与混凝土面分离,完成脱模;
(8)拆除限位环套上的插销,用四台千斤顶于纵梁两端顶起整个模架,在滑轮下铺设型钢轨道,卸载千斤顶,使滑轮落于轨道上,牵拉行走到下一浇筑节段;
(9)行走就位后,用四台千斤顶于纵梁两端顶起整个支架,拆除滑轮下轨道,将整体支架落于支撑柱上;
(10)重复以上(3)-(9)至全桥一般浇筑完成;
(11)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依次拆除加劲模板、吊杆、横梁、纵梁;切割外露处混凝土面的支撑柱,完成上部桥面施工;拆除后的部件转运至下一个工地使用或者运回材料周转仓库保养存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50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