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综合工况的滑行能量回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5457.1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罗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B60L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综合 工况 滑行 能量 回收 模式 切换 方法 装置 汽车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工况的滑行能量回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汽车。该方法包括:在车辆智能滑行模式开启状态下,当车辆处于滑行状态时,判断滑行能量回收功能是否开启;如果滑行能量回收功能已经开启,则获取综合工况信息,并基于综合工况信息切换滑行能量回收模式。本发明利用ADAS系统获取路况信息,整车控制模块通过道路状态信息及驾驶员驾驶意图进行算法处理,判断车辆是否进入滑行能量回收模式,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回收过程,提高动系统综合效率,提高了驾驶员的驾驶感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综合工况的电动汽车的滑行能量回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纯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具有零污染、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不仅对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我国汽车领域实现转型升级、技术突破的重要方向,是汽车领域今后发展的趋势。
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无尾气排放、能量效率高、噪声低、可回收利用能量等多项优点,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可有效解决我国交通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与传统燃油车不同,纯电动汽车通过电机驱动车轮转动来实现纯电动汽车行驶,行车过程中整车的能量全部来源于动力电池。
如何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能量使用效率是当前各汽车厂商及科研机构的热点研究问题。由于纯电动汽车由电机驱动,其在制动或滑行过程中能够为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因此当前大多数纯电动汽车均具备能量回收功能,以增加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其中,纯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可分为制动能量回收与滑行能量回收两类。制动能量回收指的是纯电动汽车在制动工况下电机由电动模式变为发电模式,电机通过执行负向的能量回收扭矩命令为电池充电,进而实现制动工况下的能量回收。滑行能量回收与制动能量回收类似,只是此时纯电动汽车由制动工况变为滑行工况(释放加速踏板与制动踏板)。
目前电动汽车均具备滑行能量回收功能,即车辆达到某一特定条件,整车控制模块在驾驶员无驱动需求和制动需求的状态下,将车辆切换至滑行能量回收模式。但是目前的滑行能量回收功能,仅考虑到驾驶员和整车运行状态等信息,未结合道路工况进行综合判断,将导致车辆频繁的进入能量回收模式。
如图1所示,若驾驶员在AB间无驱动需求,车辆将进入滑行能量回收模式,期间如果车速低于驾驶员预期值,驾驶员将通过油门来提升车速。
回收能量=制动能量×η1 (1)
存储能量=回收能量×η2 (2)
一般情况下,η1在0.95左右,η2在0.9左右,通过计算,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会有14.5%的能量损失。
滑行能量回收过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动力电池中,通过公式1、2可知这一过程存在能量损耗。车辆在运行过程总需要尽可能的减少不合理的滑行能量回收,过多的追求能量回收比例,极有可能导致动力系统综合效率降低。
而且,现有的能量回收策略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车辆滑行过程中能量回收比例。但是一味增加能量回收比例,会造成效率的降低,同时也对驾驶员的驾驶感受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一种基于综合工况的滑行能量回收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纯电动汽车,在不改变动力系统配置的情况下,通过综合道路工况的算法模型合理的切换能量回收状态,进一步提高续航里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综合工况的滑行能量回收模式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车辆智能滑行模式开启状态下,当车辆处于滑行状态时,判断滑行能量回收功能是否开启;
如果滑行能量回收功能已经开启,则获取综合工况信息,并基于综合工况信息切换滑行能量回收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5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