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生物质炭的防腐防霉环保型人造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8188.4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2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能;陈玉和;何莉莉;鲍敏振;包永洁;黄成建;何盛;吴再兴;陈章敏;李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B27D1/08 | 分类号: | B27D1/08;C08L89/00;C08L31/04;C08L61/06;C08K5/47;C08K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丁海华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生物 防腐 防霉 环保 人造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炭的防腐防霉环保型人造板,按下述步骤制得:a、将生物质炭在粉碎得到生物质炭粉料;b、所述的生物质炭浸泡剂中按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防腐剂:5‑7份、防霉剂0.1‑0.8份、水:10‑30份、分散剂:0.5‑1.5份;c、将生物质炭粉料投入生物质炭浸泡液中,超声分散30‑60分钟,再在60‑80℃下浸泡12‑24h,得到防腐防霉生物质炭;d、以10‑50:100的质量比例将防腐防霉生物质炭和胶黏剂混合,用高速搅拌机在3000‑4000r/min下搅拌15‑30分钟后得到基于防腐防霉生物质炭的胶黏剂;e、将基于防腐防霉生物质炭的胶黏剂用于木人造板的制造。本发明不仅可以长时间的保持防腐防霉效果,提高人造板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减少VOC释放,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改善生活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质炭的防腐防霉环保型人造板,属于木材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为原料,经一定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压制品。主要包括胶合板、刨花(碎料)板和纤维板等三大类产品,广泛用于制造家具、案台、地板、墙面和办公用品等。由于大部分的人造板在合成过程中需要胶黏剂的胶合,胶黏剂中会长时间的存留在人造板中并产生具有会挥发性的有机物(VOC),这些VOC是室内空气中的气味和污染来源,进而威胁到人们的健康,而且由于人造板置于潮湿环境中易产生霉变,不仅影响板材使用寿命,而且霉菌容易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质炭的防腐防霉环保型人造板。本发明利用生物质炭多孔性质进行防腐剂和防霉剂的吸附,然后将其使用于木料基材上并制备得到人造板,因此人造板可以在长时间内通过生物质炭缓慢释放的防腐剂和防霉剂进行防腐防霉,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人造板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生物质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本发明还可以减少人造板中VOC的释放,改善生活环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生物质炭的防腐防霉环保型人造板,按下述步骤制得:
a、将300-700℃制得的生物质炭在粉碎至过300-400目筛子,得到生物质炭粉料;
b、准备生物质炭浸泡剂,所述的生物质炭浸泡剂中按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防腐剂:5-7份、防霉剂0.1-0.8份、水:10-30份、分散剂:0.5-1.5份;将上述组分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生物质炭浸泡剂;
c、将生物质炭粉料投入生物质炭浸泡液中,超声分散30-60分钟,再在60-80℃下浸泡12-24h,使生物质炭粉料充分将防腐剂和防霉剂吸附,得到防腐防霉生物质炭;
d、以10-50:100的质量比例将防腐防霉生物质炭和胶黏剂混合,用高速搅拌机在3000-4000r/min下搅拌15-30分钟后得到基于防腐防霉生物质炭的胶黏剂;
e、将基于防腐防霉生物质炭的胶黏剂用浸胶、涂胶或者淋胶的方式用于木料基材上,并以此木料基材制得人造板。
上述的基于生物质炭的防腐防霉环保型人造板,按下述步骤制得:
a、将400-600℃制得的生物质炭在粉碎至过330-380目筛子,得到生物质炭粉料;
b、准备生物质炭浸泡剂,所述的生物质炭浸泡剂中按质量份包括如下组分:防腐剂:5.5-6.5份、防霉剂0.3-0.6份、水:15-25份、分散剂:0.8-1.2份;将上述组分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生物质炭浸泡剂;
c、将生物质炭粉料投入生物质炭浸泡液中,超声分散40-50分钟,再在65-75℃下浸泡15-20h,使生物质炭粉料充分将防腐剂和防霉剂吸附,得到防腐防霉生物质炭;
d、以15-30:100的质量比例将防腐防霉生物质炭和胶黏剂混合,用高速搅拌机在3300-3800r/min下搅拌20-28分钟后得到基于防腐防霉生物质炭的胶黏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未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8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