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协议数据的转换系统和动力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58613.X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7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于炳海;吕雁文;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子青;刘芳 |
地址: | 11605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议 数据 转换 系统 动力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协议数据的转换系统和动力车,该协议数据的转换系统包括:机箱,机箱中设有第一互转装置、第二互转装置以及主装置,第一互转装置和第二互转装置分别安装在主装置上,第一互转装置用于接收第一协议数据,第一互转装置用于将第一协议数据转换为中间协议数据,并将中间协议数据发送给主装置,主装置用于接收中间协议数据,并将中间协议数据转发给第二互转装置,第二互转装置用于接收中间协议数据,并将中间协议数据转换为第二协议数据。在本申请中,采用多个装置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和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故障风险和维护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议数据的转换系统和动力车。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领域,动车组由动力车和拖车组成,拖车指的是不带牵引力的车厢,动力车指的是带驱动力的车厢。为了实现动力车和拖车之间的通信,通常需要将拖车发送的LonWorks协议数据进行转换为动力车能识别的以太网协议数据。
相关技术中,动力车的电路板通常以智能收发器和ARM芯片为基础,拖车将数据传输给动力车后,动力车首先将LonWorks协议数据转换为RS485协议数据,然后再将RS485协议数据转换为以太网协议的数据。
然而,上述协议数据的转换过程都依赖于动力车的一块电路板,增加了故障风险以及维护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协议数据的转换系统和动力车,以克服现有特征过滤方法中存在的所筛选的特征不准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数据的转换系统,包括:
机箱;
所述机箱中设有第一互转装置、第二互转装置以及主装置,所述第一互转装置和所述第二互转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主装置上;
所述第一互转装置用于将第一协议数据转换为中间协议数据,并将所述中间协议数据发送给所述主装置,所述主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中间协议数据,并将所述中间协议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二互转装置,所述第二互转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中间协议数据,并将所述中间协议数据转换为第二协议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所述机箱中还设有电源装置:
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第一互转装置、所述第二互转装置以及所述主装置连接,用于提供供电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所述第一协议数据为现场总线协议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所述中间协议数据为控制器局域网络协议数据或RS485协议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所述第二协议数据为以太网协议数据或多功能车辆总线协议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所述机箱还设有前端装置:
所述前端装置与所述第二互转装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互转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协议数据,并将所述第二协议数据发送给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二协议数据进行分析并下发操作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前端装置连接;
所述前端装置还用于给所述电源装置提供输入电压,所述电源装置用于将所述输入电压转换为所述供电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保护电路、第一滤波电路、隔离电源模块以及第二滤波电路: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与所述保护电路和所述隔离电源电路分别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电路和所述第二滤波电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所述第一互转装置包括智能收发器和ARM处理器,所述第二互转装置包括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和ARM处理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车,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协议数据的转换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86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病历书写质量检查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安全阀和导流盖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